[實用新型]大巷噴淋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561829.0 | 申請日: | 2011-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3811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15 |
| 發明(設計)人: | 楊發長;劉軍權;冀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5/02 | 分類號: | E21F5/02;E21F5/04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7003***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噴淋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一種水流沖洗裝置,具體是一種對煤礦井下運輸大巷的地面進行全面灑水噴淋的沖洗系統。
背景技術
煤礦井下運輸時需要用到大量的膠輪車,由于底面干燥,車輛經過時最容易導致塵土飛揚,通常是在巷內安裝凈化水幕來除塵,但只能保證水幕下風側35米范圍內的地板濕潤,不起塵。以同煤集團公司燕子山礦1035東大巷和1035石門的運輸為例,當膠輪車運行時,巷內揚起的粉塵濃度達到42.4mg/m3,如此大的粉塵濃度對井下的工作人員能夠造成很大的隱性傷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井下運輸大巷粉塵污染大的問題,提供一種大巷噴淋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大巷噴淋系統,包括灑水系統和水幕降塵系統,兩個系統共用靜壓水管路,灑水系統包括連接于靜壓水管路上的噴淋頭;水幕降塵系統包括連接于靜壓水管路上的旋轉水幕噴頭,在水幕噴頭下方的地面上設置地噴噴頭。
噴淋系統采用多孔噴頭噴灑地面,為了解決大巷進風流中細小的微塵,水幕布降塵系統則采用了旋轉噴霧裝置,細化了噴霧粒徑,加強了對呼吸性粉塵的降滅,有效地解決了由于大巷車輛的運行而帶起粉塵造成對井下進風風流嚴重污染的這一常見問題,給井下員工營造一個清新自然的工作環境。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大巷噴淋系統可以對運輸大巷的地面進行全面灑水噴淋,保證地面的濕潤,不會因車輛的運行而帶起大巷微塵,對礦井的進風風流造成二次粉塵污染,此系統具有運行簡單,操作方便,不易損壞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灑水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新型水幕降塵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靜壓水管路,2-噴淋頭,3-水幕噴頭,4-地噴噴頭,5-鋼架梁,6-大巷。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大巷噴淋系統,包括灑水系統和水幕降塵系統,如圖1、2所示,兩個系統共用靜壓水管路1,灑水系統包括連接于靜壓水管路1上的噴淋頭2,采用多孔噴淋地面,噴淋頭由閥門控制,可順序打開控制閥門,每個閥門打開一段時間進行噴淋后關閉,每段設一個控制閥門,閥門采用電動球閥,無線遙控開啟,定時噴淋,自動關閉;水幕降塵系統包括連接于靜壓水管路1上的旋轉水幕噴頭3,在水幕噴頭下方3的地面上設置地噴噴頭4,使上方的水幕噴頭與地面的地噴噴頭形成一個上下嚙合的全方位、全斷的噴霧系統。所述的靜壓水管路1支撐在鋼架梁5上,鋼架梁5橫跨架設在大巷6頂部。
下面以同煤集團燕子山礦1035東大巷為例,對本實用新型做具體說明。灑水系統共1800米,分別由13個閥門控制,每隔12個小時,順序打開控制閥門,每個閥門打開3~5分鐘進行噴淋后關閉,基本保證了大巷底板全天的濕潤,且不積水。水幕降塵系統則由三組旋轉水幕組成,在其中的兩道水幕下方,分別安裝了兩組地噴裝置。上述系統的運行凈化了進風流中的含塵空氣,給工作面的工作人員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在沒有安裝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大巷噴淋系統前,膠輪車運行時,巷內揚起的粉塵濃度達到42.4mg/m3,安裝運行了大巷噴淋系統后,經實測巷內粉塵濃度降為0.4mg/m3,基本解決了大巷粉塵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5618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熏蒸罩的固定裝置及熏蒸按摩器
- 下一篇:醫院病房夜間專用護理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