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工程機械及其支腿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538127.0 | 申請日: | 2011-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3788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15 |
| 發明(設計)人: | 田志堅;程婷;沈志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S9/02 | 分類號: | B60S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曉波 |
| 地址: | 22100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程機械 及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工程機械設備上的支腿裝置。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支腿裝置的工程機械。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各大型工程不斷增多,市場對于工程機械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
登高平臺消防車是一種重要的工程機械,支腿裝置是登高平臺消防車的重要部件,通常包括固定支腿和安裝于所述固定支腿內的活動支腿。目前,市場上登高平臺消防車支腿布置形式多采用“H”和“X”兩種形式,兩種形式的支腿裝置都設計成活動支腿可伸縮的結構。
請參考圖1,圖1為一種“H”布置形式的支腿裝置在非作業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在非作業狀態下,活動支腿為回縮狀態。
請參考圖2,圖2為一種“H”布置形式的支腿裝置在作業過程中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在作業過程中,活動支腿301和活動支腿302相對固定支腿101為伸出狀態,并且安裝于活動支腿302上的垂直支腿401伸出,使輪胎離地。此時,活動支腿301和活動支腿302支撐整個上車進行作業。
請參考圖3,圖3為圖2中活動支腿301的受力示意圖。其中力F3為固定支腿101施加給活動支腿301的力,根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作用,固定支腿101在此處受到力F3的反作用力,為了承受力F3的反作用力,在該處安裝有門板。
請參考圖4,圖4為一種典型支腿裝置的門板與支腿的結構示意圖。目前市場上普遍采用的是整板或兩塊板焊接在固定支腿101上作為門板201,門板201和固定支腿101焊接為整體。在作業狀態下,活動支腿301的上表面和門板201的下底面接觸,活動支腿301通過支撐門板201進而支撐固定支腿101。
請參考圖5和圖6,圖5為圖4所示的支腿裝置在作業狀態下的剖面示意圖,圖6為圖5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圖。在實際作業過程中,因為裝配間隙和承受地面的支反力,活動支腿301會發生一定的上翹和受力變形,如圖5所示。由于門板201固定,活動支腿301在受力變形上翹后,其上表面和門板201的下底面存在一定的角度,如圖6所示,并不是完全貼合。此時活動支腿301和門板201之間的接觸區域可近似簡化為線,即兩者為線接觸,如此會造成局部壓強很大,從而使局部擠壓應力很大,容易發生局部變形。根據計算分析和市場反饋,上述接觸方式導致應力集中現象明顯,嚴重時甚至會超出板材屈服極限,發生局部塑性變形,不僅縮短了支腿裝置的使用壽命,也影響整車工作時的安全性。
此外,起重機等車輛或其它設備中所使用的類似支腿裝置,也存在上述問題。
所以,在實際作業過程中,如何使活動支腿的上表面與門板的下底面始終保持完全貼合,保證兩者之間的面接觸,減小局部壓強,降低局部變形的可能性,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支腿裝置。該支腿裝置在實際作業過程中,活動支腿的上表面與門板的下底面能夠始終保持完全貼合,保證兩者之間的面接觸,減小局部壓強,降低局部變形的可能性。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支腿裝置的工程機械。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支腿裝置,用于工程機械,包括固定支腿、門板以及安裝于所述固定支腿內的活動支腿,所述門板包括固定件和轉動連接于所述固定件的活動件,所述活動件的轉動中心線水平且垂直于所述活動支腿的延伸方向,所述固定件與所述固定支腿固定連接;在作業狀態下,所述活動支腿支撐所述活動件的接觸面進而通過所述固定件支撐所述固定支腿。
優選地,所述固定件的下端具有內圓弧面,所述活動件的上端具有與所述內圓弧面相配合的外圓弧面;所述支腿裝置進一步包括限位裝置,以便限定所述活動件在其轉動中心線方向上的位置。
優選地,所述限位裝置包括兩塊擋板,所述兩塊擋板分別固定連接于所述固定件的外側和內側。
優選地,所述活動件的圓弧長度大于所述固定件的圓弧長度。
優選地,所述固定件與所述固定支腿焊接。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工程機械,包括車架和固定于所述車架上的支腿裝置,所述支腿裝置具體為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支腿裝置。
優選地,所述工程機械具體為登高平臺消防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5381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