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空調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515807.0 | 申請日: | 2011-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815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范增年;劉丙磊;付裕;葛永賓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00 | 分類號: | F24F1/00;F24F13/28;F25B41/06;F25B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 11306 | 代理人: | 陸鑫;房嶺梅 |
| 地址: | 266103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調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調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空調系統冷媒循環中,冷媒通過節流裝置處理為低溫低壓氣液混合的狀態后進入蒸發裝置。在蒸發裝置的管道中,氣態冷媒與液態冷媒相比,不僅換熱效果差,進入蒸發裝置后壓力損失比較大,而且與液態冷媒所占據的換熱空間相比,氣態冷媒占據空間較大,削弱了液態冷媒的換熱效果。因而,低溫低壓氣液混合的冷媒進入蒸發裝置使空調系統的整體制冷能力變差,蒸發裝置沒有得到最優化的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相關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調系統,以提高空調系統的制冷能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調系統,包括:壓縮機、冷凝裝置、第一節流裝置,其中,冷凝裝置連接在壓縮機和第一節流裝置之間,以及氣液分離裝置、蒸發裝置,其中,氣液分離裝置入口與第一節流裝置的出口連接,氣液分離裝置的液態冷媒出口與蒸發裝置入口連接,氣液分離裝置的氣態冷媒出口與壓縮機吸氣口連接,蒸發裝置的出口與壓縮機吸氣口連接。?
在第一節流裝置與蒸發裝置間采用氣液分離裝置,使氣液混合冷媒中的氣態冷媒和液態冷媒予以分離,僅將其中的液態冷媒輸入蒸發裝置,使蒸發裝置得到優化利用,有效提高了空調系統的制冷能力。?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具有第一換熱通道及第二換熱通道的回熱裝置,其中,第一換熱通道入口與冷凝裝置的出口連接,第?一換熱通道出口與第一節流裝置入口連接,第二換熱通道入口與氣液分離裝置的氣態冷媒出口連接,第二換熱通道出口與壓縮機吸氣口連接,在回熱裝置中,流經第二換熱通道的氣態冷媒與所述第一換熱通道的液態冷媒進行熱交換。?
采用將液態冷媒與氣態冷媒進行熱交換的回熱裝置,提高輸回壓縮機的氣態冷媒的溫度,降低液態冷媒的冷凝溫度,優化系統制冷量,達到空調系統節能的目的。?
優選地,還包括過濾裝置,連接在回熱裝置的第一換熱通道出口與第一節流裝置入口之間。將液態冷媒中的雜質和水分過濾與吸收后進入第一節流裝置,防止節流裝置在使用中被堵塞,延長節流裝置的使用壽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第二節流裝置,連接在回熱裝置的第二換熱通道出口與壓縮機吸氣口之間。?
優選地,還包括:連接在第二節流裝置與壓縮機的吸氣口之間的單向閥。以使氣態冷媒單向循環,避免出現氣態冷媒回流的情況。?
優選地,在氣液分離裝置與蒸發裝置之間的冷媒輸送管路上設置有第一截止閥,在蒸發裝置與壓縮機之間的冷媒輸送管路上設置有第二截止閥。?
采用上述氣液分離器的空調系統,使氣液混合冷媒在進入蒸發裝置前得以分離,進入蒸發裝置的為液態冷媒,使蒸發裝置得到優化利用,提高空調系統的整體制冷能力。?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下面結合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空調系統的一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應理解,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參見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空調系統,包括:壓縮機1、第一節流裝置5、連接在壓縮機1的排氣口和第一節流裝置5入口之間冷凝裝置2,以及氣液分離裝置6、蒸發裝置8,其中,氣液分離裝置6具有入口以及兩個出口,其中一個出口用作液態冷媒出口另一出口用作氣態冷媒出口。氣液分離裝置6的入口與第一節流裝置5的出口連接,氣液分離裝置6的液態冷媒出口與蒸發裝置8入口連接,氣液分離裝置6的氣態冷媒出口與壓縮機1吸氣口連接,蒸發裝置8的出口與壓縮機1吸氣口連接。?
氣液分離裝置的設置,使氣液混合冷媒中的氣態冷媒和液態冷媒予以分離,僅將其中的液態冷媒輸入蒸發裝置,使蒸發裝置得到優化利用,有效提高了空調系統的制冷能力。?
參考附圖1,空調系統還包括具有第一換熱通道及第二換熱通道的回熱裝置3,其中,第一換熱通道入口與冷凝裝置2的出口連接,第一換熱通道出口與第一節流裝置5入口連接,第二換熱通道入口與氣液分離裝置6的氣態冷媒出口連接,第二換熱通道出口與壓縮機1吸氣口連接,在回熱裝置3中,流經第二換熱通道的氣態冷媒與流經第一換熱通道的液態冷媒進行熱交換,回熱裝置3的設置提高了輸回壓縮機的氣態冷媒的溫度,降低液態冷媒的冷凝溫度,優化系統制冷量,達到空調系統節能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未經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5158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