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499114.7 | 申請日: | 2011-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4028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賀超;劉春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永盛泰鑫塑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9/12 | 分類號: | F16L9/1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高正方 |
| 地址: | 301500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絲網 骨架 塑料 聚乙烯 復合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聚乙烯復合管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
背景技術
聚乙烯復合管是用兩種不同密度的聚乙烯樹脂加工而成,所以其兼有兩種原料的特性,由于聚乙烯復合管的耐壓性和抗腐蝕性能均比普通聚乙烯管優良,所以在工礦企業中,經常采用這種聚乙烯復合管代替鋼管,用于油、煤氣等有腐蝕性介質的輸送管或礦井通風管路,但是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發現,這種聚乙烯復合管仍然存在結構強度不足,特別是在道路下面鋪設管道時,傳統的聚乙烯復合管極易發生變形,甚至發生因變形嚴重而發生破裂的現象;因此市場上出現了一種金屬增強型聚乙烯復合管,這種金屬型聚乙烯復合管是通過在聚乙烯復合管內加設鋼絲網,同時為了防止鋼絲網的移位,通常采用焊接的工藝將金屬網連為一體,這種結構的聚乙烯復合管強度上達到了實際需求的效果,但是存在加工過程復雜,特別是當鋼絲焊點存在漏焊時,鋼絲極易發生移位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對現有聚乙烯復合管進行改進,提供一種強度高、耐壓性能好、結構穩定、易于加工的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包括塑料層和金屬網層;所述塑料層由內塑料層和外塑料層組成,所述金屬網層由平行于所述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軸線的軸線金屬絲和垂直于所述軸線金屬絲的繞線金屬絲編制組成,所述金屬網層通過其兩側的粘結劑與所述內塑料層和外塑料層相粘結。
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還采用了如下技術特征:
所述軸線金屬絲在所述繞線金屬絲的內側。
所述繞線金屬絲在所述軸線金屬絲的內側。
所述金屬絲為鋼絲材料制成。
所述軸線金屬絲的直徑大于所述繞線金屬絲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一、通過在聚乙烯復合管內加設金屬網增強結構層,使得聚乙烯復合管的強度極大地增強;二、通過粘結劑將金屬網層和塑料層相粘合,有效地防止了金屬網的移位;三、金屬網增強結構采用軸線金屬絲和繞線金屬絲疊加的方式,極大地簡化了加工過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鋼絲網層的編織示意圖。
圖中:1、外塑料層;2、鋼絲網層;21、軸線鋼絲;22、繞線鋼絲;3、內塑料層;4、內粘結層;5、外粘結層。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具體實施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包括外塑料層1、鋼絲網層2、內塑料層3、內粘結層4和外粘結層5;所述鋼絲網層2由平行于所述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軸線的軸線鋼絲21和垂直于所述軸線金屬絲的繞線鋼絲22編制組成,所述鋼絲網層2通過內粘結層4和外粘結層5分別與所述內塑料層3和外塑料層1相粘結;所述軸線鋼絲21位于所述繞線鋼絲22的內側。所述軸線鋼絲21的直徑為7mm,所述繞線鋼絲22的直徑為5mm。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永盛泰鑫塑業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永盛泰鑫塑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49911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