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注膠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496651.6 | 申請日: | 2011-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3562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林科曉;羅杰;何國良;林科林;羅植森;林科標;張春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科曉 |
| 主分類號: | B05C5/00 | 分類號: | B05C5/00;B05C11/1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漢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55 | 代理人: | 田子榮 |
| 地址: | 528422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注膠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很多加工設備會用到注膠裝置,比如電池包裝設備,為了將兩個電池固定的一起時,會用到自動注膠裝置向電池的圓柱面施膠。注膠裝置一般包括膠水存放裝置、膠水流量控制裝置、膠水輸送管道和注膠頭,膠水流量控制裝置一般為設置在膠水輸送管道內的閥門,由于膠水極其容易固化,閥門的設置導致管道中閥門位置的膠水容易與空氣接觸而固化,導致閥門失效,管道堵塞,不能正常完成施膠過程,因此現有的注膠裝置有改進的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注膠裝置,以保證能順利施膠。
一種自動注膠裝置,包括:膠水存放裝置(1)、膠水流量控制裝置(2)、膠水輸送管道(3)和注膠頭(4),膠水存放裝置設有至少一個膠水輸出口,膠水輸送管道一端接膠水存放裝置的膠水輸出口,一端接注膠頭,膠水流量控制裝置設置在膠水輸送管道上,其特征在于:膠水流量控制裝置(2)包括支架體以及安裝在支架體上的托持部(21)、滑塊(22)和滑塊撥動裝置(23),滑塊位于托持部的上方并可在支架體上下滑動,膠水輸送管道沿托持部和滑塊之間穿過,滑塊下壓時,與托持部一起擠壓膠水輸送管道使其處于封閉狀態,滑塊撥動裝置(23)包括安裝在支架上的撥桿(231)和撥桿推動機構(232),撥桿于中間位置通過一支撐軸可轉動地設置在支架上,撥桿的一端由撥桿推動機構推動,另一端作用在滑塊上,撥動滑塊向上運行,膠水存放裝置的膠水容置腔內容置有壓縮氣體。
膠水輸送管道的管壁具有彈性。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利用滑塊的自重下壓,與托持部一起擠壓膠水輸送管道使其處于封閉狀態,使管內膠水斷流,當滑塊撥動裝置撥動滑塊上行時,滑塊離開膠水輸送管道,管道的管壁在管內膠水的推動下復位形成通路,完成注膠過程,整個注膠過程管內的膠水沒有與空氣接觸,降低了管內膠水固化的可能。
進一步地,滑塊上安裝有與撥桿作用力相反的復位彈簧(233),為滑塊下壓管道提供動力。
所述的撥桿推動機構(232)為氣缸。
所述的膠水存放裝置設有一個聯通膠水容置腔的氣體輸入端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動注膠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膠水流量控制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膠水流量控制裝置的平面示意圖;
圖4是圖3的A-A剖視圖;
圖5是滑塊下壓膠水輸送管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膠水存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圖6,本實施例的自動注膠裝置,設有膠水存放裝置1、膠水流量控制裝置2、膠水輸送管道3和注膠頭4,膠水存放裝置1設有多個膠水輸出口11,膠水輸送管道的管壁具有彈性,膠水輸送管道一端接膠水存放裝置的膠水輸出口11,一端接注膠頭4,所述的膠水存放裝置設有一個聯通膠水容置腔的氣體輸入端口12,該端口12設有控制閥門13,壓縮氣體通過該氣體出入端口輸入壓縮氣體,為膠水的輸出提供動力,膠水存放裝置的內腔有輸膠管14,該輸膠管一端連接膠水輸出口,另一端深入膠水存放裝置的內腔底部。膠水流量控制裝置2設置在膠水輸送管道上,包括支架體24以及安裝在支架體上的托持部21、滑塊22和滑塊撥動裝置23,滑塊位于托持部的上方并可在支架體上下滑動,所述的膠水輸送管道沿托持部和滑塊之間穿過,如圖5,滑塊下壓時,與托持部一起擠壓膠水輸送管道使其處于封閉狀態,滑塊撥動裝置23包括安裝在支架上的撥桿231和撥桿推動機構232,所述的撥桿于中間位置通過一支撐軸可轉動地設置在支架上,撥桿的一端由撥桿推動機構推動,另一端作用在滑塊上,撥動滑塊向上運行,滑塊上安裝有與撥桿作用力相反的復位彈簧233。撥桿推動機構232是一個氣缸,一壓塊234安裝在氣缸活塞桿,當氣缸活塞桿下行時,壓塊下壓撥桿,使撥桿撥動滑塊上行離開膠水輸送管道,膠水輸送管道的管壁在管內膠水的推動下復位形成通路,完成注膠過程,氣缸復位后,壓塊上行,滑塊在重力和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復位,與托持部一起擠壓膠水輸送管道使其處于封閉狀態,使管內膠水斷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科曉,未經林科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4966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