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紅外線用線柵偏振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487584.1 | 申請日: | 2011-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3624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河津泰幸;木下大輔 | 申請(專利權)人: | 旭化成電子材料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B5/30 | 分類號: | G02B5/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 31210 | 代理人: | 侯莉 |
| 地址: | 日本國東京都千代***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線 用線柵 偏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紅外線用線柵偏振片。
背景技術
由于近年來的光刻技術的發達,能夠形成具有光的波長級別的間距的微細結構圖案。具有這樣非常小的間距的圖案的構件、制品不僅在半導體領域,在光學領域其利用范圍也比較廣,是非常有用的。
例如,由金屬等構成的導電體線以特定的間距排列成格子狀從而構成的具有凹凸結構的線柵,其間距如果是比入射光(例如,可見光的波長400nm至700nm)小得多的間距(例如二分之一以下)的話,幾乎使相對于導電體線平行振動的電場矢量成分的光全部反射,幾乎使相對于導電體線正交的電場矢量成分的光全部透過,因此能夠作為發出單一偏振光的偏振片使用。線柵偏振片由于能夠反射未透過的光并對其進行再利用,因此從光的有効利用的觀點考慮,也是非常理想的。
作為這樣的線柵偏振片,例如有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線柵偏振片。該線柵偏振片是具有以比入射光的波長小的光柵周期設置了間隔的金屬線的成形體。
背景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特開2002-328234號公報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要解決的課題
基于上述那樣的原理,線柵偏振片在可見光至近紅外光、紅外光的較廣范圍內具有優異的偏振特性。因此,近年來,在近紅外光、紅外光的利用盛行的安保領域等,線柵偏振片作為有用的偏振片而被期待。
另一方面,從近年來各種各樣的制品設計的要求來看,正尋求一種在特定的波長區域選擇性地發揮偏振特性的線柵偏振片。例如,希望有能在可見光區域使光透過,在近紅外區域以上的區域發揮偏振特性的紅外線用線柵偏振片等。但是,采用以往的線柵偏振片的話,由于在可見光區域具有高的偏振特性,因此在可見光區域的透過率較低,無法滿足對于上述那樣的在紅外區域的選擇性的利用。
本實用新型正是鑒于上述問題點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可見光區域具有高透過率且在紅外區域示出高的偏振特性的紅外線用線柵偏振片。
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實用新型的紅外線用線柵偏振片,其具有周期性地排列在基材上的金屬絲和包覆金屬絲的透明包覆層,其特征在于金屬絲的周期為160nm以上、300nm以下,在400nm以上、650nm以下的全光透過率為50%以上,且紅外區域的透射光的偏振度為80%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紅外線用線柵偏振片中,400nm以上、650nm以下的透射光的偏振度小于80%,紅外區域的透過率小于50%。
在本實用新型的紅外線用線柵偏振片中,400nm以上、650nm以下的反射光的全光反射率小于20%,紅外區域的反射光的全光反射率在20%以上。
優選的情況為,在本實用新型的紅外線用線柵偏振片中,在基材上具有膜厚為0.005μm以上、3μm以下的樹脂覆膜,在樹脂覆膜上形成有金屬絲。
優選的情況為,在本實用新型的紅外線用線柵偏振片中,金屬絲的占空比為0.05以上、0.3以下。
優選的情況為,在本實用新型的紅外線用線柵偏振片中,透明包覆層的折射率為1.4以上、2.6以下。
實用新型的效果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話,能夠提供一種在可見光區域具有高透過率且在紅外區域示出高的偏振特性的紅外線用線柵偏振片。
附圖說明
圖1是對本實施形態所涉及的線柵偏振片的一構成實例進行說明的圖。
圖2是示出本實施例所涉及的線柵偏振片的透過率的測量結果的圖。
圖3是示出比較例1所涉及的線柵偏振片的透過率的測量結果的圖。
圖4是示出比較例2所涉及的線柵偏振片的透過率的測量結果的圖。
符號說明
100線柵偏振片
101基材
102金屬線
103透明包覆層。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人對在紅外區域選擇性地發揮偏振特性的紅外線用線柵偏振片進行了全力研究之后發現,通過將金屬線的周期設為規定的范圍且采用用透明包覆層覆蓋金屬線的構成,可以在可見光區域提高透過率且在紅外區域得到高的偏振特性。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紅外線用線柵偏振片進行說明。
圖1所示的線柵偏振片100具有基材101、設置于該基材101上的金屬線102、和被設置為覆蓋該金屬線102的透明包覆層10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旭化成電子材料株式會社,未經旭化成電子材料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48758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成像單元
- 下一篇:致冷循環裝置的室外單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