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手套機電子氣控式活塞選針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476257.6 | 申請日: | 2011-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3233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丁原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原章 |
| 主分類號: | D04B15/70 | 分類號: | D04B15/70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越興專利事務所 33220 | 代理人: | 蔣衛東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套 機電 子氣控式 活塞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套機的選針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手套機電子氣控式活塞選針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手套機的選針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普通手套機在針板下的鋁滾筒不同位置上安裝著的銷子,隨鋁滾筒的轉動而抬升相應位置上手套機的鳥片,從而達到選針的目的;另一種是提花手套機中靠安裝在手套機機頭里面的電子選針器(線包式)來選針的。
然而,由于普通手套機鋁滾筒的外徑大小和所裝空間有一定的限度,從而限制了鋁滾筒外徑上橫槽的數量,也就限制了選針的排列數,織物的種類和織物的花樣種數也受到了限制。現有靠安裝在手套機機頭里面的電子選針器來選針的提花手套機雖然解決了上述的問題,但是,因機頭來回運行的,機頭里面的電子選針器的穩定性得不到保證,連接的電線等電子元件也不一定十分安全;機器的運行速度比較緩慢,影響了所生產織物的產量。
因此,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確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改良結構的手套機電子氣控式活塞選針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所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選針快速、可靠且不影響機頭運動的手套機電子氣控式活塞選針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手套機電子氣控式活塞選針裝置,其包括選針座、總氣管、匯流體、若干支氣管、活塞、擋板以及鳥片;其中,所述選針座上設有若干孔組;所述匯流體一端連接所述總氣管,另一端連接所述若干支氣管;所述每一支氣管通過一氣管固定接頭連接至每一孔組的底部;所述活塞收容于孔組內,其頂部抵頂在所述鳥片上,并能推動鳥片轉動;所述擋板固定在選針座上,其能調節活塞的上升高度。
本實用新型的手套機電子氣控式活塞選針裝置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選針座包括第一座體部以及第二座體部;其中,所述第一座體部和第二座體部為一體式結構;于所述第一座體部和第二座體部上分別設有所述孔組;所述第一座體部的孔組和第二座體部的孔組相互交錯對應,且所述第一座體部的孔組的軸線和第二座體部的孔組的軸線之間的夾角不大于45°;每一孔組包括自上而下連通設置的活塞孔、通氣孔、間隙孔以及氣管固定安裝孔;所述活塞孔延伸出第一座體部和第二座體部的上表面;所述氣管固定安裝孔延伸出第一座體部和第二座體部的下表面。
本實用新型的手套機電子氣控式活塞選針裝置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活塞孔的孔徑大于通氣孔的孔徑;所述氣管固定安裝孔的孔徑大于間隙孔的孔徑。
本實用新型的手套機電子氣控式活塞選針裝置進一步設置為:于所述第一座體部以及第二座體部上表面設有若干擋板孔;于所述第一座體部以及第二座體部的側面設有若干固定孔。
本實用新型的手套機電子氣控式活塞選針裝置進一步設置為:于所述匯流體上進一步設有若干電磁閥。
本實用新型的手套機電子氣控式活塞選針裝置還可設置為:于所述氣管固定接頭和活塞上分別設有一密封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手套機電子氣控式活塞選針裝置在電子氣控控制下,可以進行無規則的選針,使機器的織物及織物花樣更加多樣化,并使選針快速、穩定、可靠且不受機頭運行的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套機電子氣控式活塞選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套機電子氣控式活塞選針裝置的選針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選針座的剖面圖。
圖4是圖2的另一選針座的剖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套機電子氣控式活塞選針裝置的在選針時的一種?選針狀態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套機電子氣控式活塞選針裝置的未選針時的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至附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手套機電子氣控式活塞選針裝置,其由選針座1、總氣管2、匯流體3、若干支氣管4、活塞5、擋板51以及鳥片6等幾部分組成。
其中,所述選針座1包括第一座體部11以及第二座體部12兩部分組成。該第一座體部11以及第二座體部12為一體式結構。于該選針座1上設有若干孔組13,具體的說,若干孔組13系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座體部11和第二座體部12上。所述各孔組13與針板部件上的一鳥片6位置相對應。所述第一座體部11的孔組13和第二座體部12的孔組13相互交錯對應。且所述第一座體部11的孔組13的軸線111和第二座體部12的孔組13的軸線112之間的夾角a不大于45°(如附圖3所示);當夾角a為0°時,第一座體部11和第二座體部12為同一平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原章,未經丁原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47625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