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壓背板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474980.0 | 申請日: | 2011-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3574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東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紫諾工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1/32 | 分類號: | B30B1/32;B30B15/00;B30B15/30;B30B15/32;B30B15/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 地址: | 200063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板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電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壓背板機。
背景技術
平板太陽能集熱器是一種吸收太陽輻射能量并向工質傳遞熱量的裝置,它是一種特殊的熱交換器,集熱器中的工質與遠距離的太陽進行熱交換。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是太陽能集熱器中的一種類型,包括吸熱板芯、殼體、透明蓋板、背板、保溫材料等零部件,在加接循環管道,保溫水箱后,即成為能吸收太陽輻射熱,使水溫升高的太陽能熱水器。
其中,平板集熱器的背板組裝,過去采用人工拉鉚釘的方式來固定背板,精準度差、生產效率低。現在產品改良用機械刀具沖壓,但是平板集熱器面積一般在兩平方左右,需要兩個工人來協同操作,造成人工成本高,因此雖然部分解決了產品的精度問題,產能卻沒有提高多少。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種高精度、生產效率高的壓背板機。
本實用新型另一目的為提供了一種能智能化,全自動的壓制平板集熱器的背板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壓背板機,包括壓力機,與壓力機連接的機械手。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機械手兩側設有夾持機構。此為一種具體的機械手抓取方式,通過兩側夾持的方式,抓取的可靠性高,而且通過調整夾持機構之間的間距,能夠適應不同尺寸的背板。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機械手一側設有搬運機構,搬運機構可以將機械手抓取的背板導入壓力機內。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搬運機構一端設有彎鉤。此為一種具體的搬運機構的結構形式。彎鉤結構簡單,加工和操作容易,在機械手抓取背板的時候,彎鉤處于豎直位置進行避讓,當背板抓取上來以后,旋轉彎鉤至水平位置,抵住背板的框架即可對背板進行推拉操作。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壓力機在所述機械手端部對應位置設有定位機構。定位機構可以對背板的框架進行自動定位,限定背板在壓力機中位置,與壓力機中的沖壓機構嚴格對齊,以保障加工精度和平整度,提升良品率。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壓力機上設有一個或多個預留維修口。在易損耗部件相應位置預留維修口,可以在不拆卸壓力機的情況下進行檢修,提升檢修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壓力機全封閉。壓力機構有一定的危險性,采用全封閉設計能避免工人不小心觸碰到危險部件,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壓力機包括位于頂部的油缸、與油缸液壓連接的沖壓機構、位于沖壓機構下方的墊鐵;所述油缸側設有調整沖壓機構的調節手輪。此為一種采用液壓傳動的壓力機具體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壓背板機包括可編程控制器和與可編程控制器信號連接的觸摸屏。可編程控制器可以針對不同的背板進行操作設置,擴大本壓背板機的適用范圍;觸摸屏提供直觀的人機界面,方便操作。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壓背板機還包括傳送背板的鏈板線,所述機械手的一端連接所述壓力機,另一端位于所述鏈板線的上方。鏈板線能實現背板的自動搬運,進一步節約人工成本。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機械手對背板進行搬運,搬運效率高,且無需人工操作,有效減少人工成本。另外,可以采用自動化控制手段對機械手進行精確控制,有效避免人工誤操作,提高加工精度和良品率,尤其適用于平板集熱器的背板組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背視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前視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00、沖壓機;110、定位機構;120、油缸、130、沖壓機構;140、墊鐵;150、調節手輪;200、機械手;210、搬運機構;220、夾持機構;300、鏈板線;400、背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較佳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紫諾工貿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紫諾工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4749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