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離心泵軸承風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470469.3 | 申請日: | 2011-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3264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羅曉寧;陳斌;方兵;吳震宇;丁元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58 | 分類號: | F04D29/58;F04D29/08;F04D29/046 |
| 代理公司: | 武漢荊楚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 地址: | 430084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離心泵 軸承 風冷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離心泵軸承冷卻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離心泵軸承風冷裝置。
背景技術
軸承組件是離心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各種非潛液式離心泵,特別是S型臥式單級雙吸離心泵,軸承布置于泵軸的兩端,由于泵腔與外部必須首先布置密封組件,因而軸承組件一般布置在最外邊,由于離心泵一般轉速較高,采用油脂潤滑時發熱量大,難以散發,使得軸承溫度偏高,會大大縮減軸承壽命,因而該類泵的軸承大多采用稀油潤滑,為了不影響密封組件和軸承組件自身的拆裝維護,設有懸臂式軸承座及潤滑油腔,使得泵軸長度大大增加,需要占用大量的安裝空間,對于在液貨船舶、海洋平臺等狹窄環境下使用存在較大的矛盾。?
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為CN?201047360Y,授權公告日為2008年4月16日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離心泵的風冷式軸承體,包括軸承座,設置在所述軸承座軸承室內的軸承,和貫穿設置在軸承座內的傳動軸;在位于所述軸承室內的傳動軸上設置有風輪,在軸承座側壁上開設有進、出風口。
上述專利雖然在實現對軸承降溫的同時,減小了泵軸的長度,但由于其風道距離短,冷卻效果不太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離心泵軸承風冷裝置冷卻效果不理想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冷卻效果好的離心泵軸承風冷裝置。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離心泵軸承風冷裝置,包括軸承蓋、軸承座、設置在軸承座內的軸承和貫穿設置在軸承座內的泵軸,所述軸承座內側安裝有密封盤,所述密封盤內部安裝有偏轉盤,所述偏轉盤固定在泵軸上,偏轉盤的端部安裝有翅片,所述軸承蓋上開設有進風口,所述密封盤上開設有出風口。
所述進風口為設置在軸承蓋的安裝面上的凹臺,所述出風口為設置于密封盤的隔腔上的內開口。
所述軸承座的外殼上設有隔腔一,隔腔一兩側分別設有前開口和后開口,所述軸承座前安裝面上的前開口位置與軸承蓋上的凹臺位置一致,所述隔腔上還設有外開口,所述外開口與軸承座后安裝面上的后開口相連。
所述凹臺是對稱布置的。
所述密封盤為拱形結構。
所述軸承蓋、軸承座和密封盤通過螺栓聯結為一個整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增加了一個密封盤,并在密封盤內設置了內、外開口,增長了循環風道的長度,使得該裝置的風冷效果更好,同時也使得泵體的密封性更好。
2.本實用新型將偏轉盤設置在密封盤內部,減小了泵軸的長度,使得整個離心泵結構更加緊湊。
3、本實用新型用螺栓將軸承蓋、軸承座、密封盤聯結為一體,使得該裝置安裝更為簡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螺栓1,軸承蓋2,泵軸3,軸承4,軸承座5,偏轉盤6,密封盤7,翅片8,凹臺9,隔腔10,隔腔一11,前開口12,安裝面13,前安裝面14,后安裝面15,外開口16,內開口17,后開口18。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一種離心泵軸承風冷裝置,包括軸承蓋2、軸承座5、設置在軸承座5內的軸承4和貫穿設置在軸承座5內的泵軸3,所述軸承座5內側安裝有密封盤7,所述密封盤7內部安裝有偏轉盤6,所述偏轉盤6固定在泵軸3上,偏轉盤6的端部安裝有翅片8,所述軸承蓋2上開設有進風口,所述密封盤7上開設有出風口。
所述進風口為設置在軸承蓋2的安裝面13上的凹臺9,所述出風口為設置于密封盤7的隔腔10上的內開口17。
所述軸承座5的外殼上設有隔腔一11,隔腔一11兩側分別設有前開口12和后開口18,所述軸承座5前安裝面14上的前開口12位置與軸承蓋2上的凹臺9位置一致,所述隔腔10上還設有外開口16,所述外開口16與軸承座5后安裝面15上的后開口18相連。
所述凹臺9是對稱布置的。
所述密封盤7為拱形結構。
所述軸承蓋2、軸承座5和密封盤7通過螺栓1聯結為一個整體。
實施例:
參見圖1,軸承蓋2安裝面13左側外圓部位設有八個對稱布置的凹臺9,空氣可以由此進入。軸承座5為薄壁腔體結構,內部安裝軸承4,外殼上設有隔腔一11,隔腔一11兩側分別設有八組對稱布置的前開口12和后開口18,可以連通前后安裝面,前安裝面14上的八個前開口12正好與軸承蓋2上的八個凹臺9一致,空氣可以由此進入軸承座5上的隔腔一11。密封盤7為拱型結構,與軸承座5通過八個帶孔的圓臺相連,圓臺與圓臺之間有間隔,作為空氣出口通道,內部是偏轉盤6的安裝空間。密封盤7外壁上設有隔腔10,隔腔10的開口均位于前面,其中八個外開口16與軸承座5后安裝面15的八個后開口18相連,四個內開口17位于靠近泵軸3的位置,空氣可以從外開口16進入,從四個內開口17出來。上述結構配合形成離心泵軸承風冷裝置的循環風道,其中,軸承蓋2上的凹臺9可作為循環風道的進風口,密封盤7上的內開口17可作為循環風道的出風口,隔腔一11、前開口12、后開口18、隔腔10、外開口16共同構成循環風道的過風通道。偏轉盤6固定在泵軸3上,隨泵軸3一起轉動,偏轉盤6的端部設有十余個翅片8,在轉動時可將空氣從中間沿密封盤7與軸承座5中間的空間吹出去,在中間形成低壓,使得空氣源源不斷的沿軸承蓋2進入,從密封盤7內開口17出來,進而吹出冷卻裝置,從而為軸承4提供持續的風冷。螺栓1直接穿過風道孔將軸承蓋2、軸承座5和密封盤7聯接為一個整體。以上結構尺寸小,可直接緊挨在泵體與泵軸3的密封組件外部進行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47046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