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土木工程用圍欄式樁基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452956.7 | 申請日: | 2011-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3595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朱向泉;魯永貴;陳建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向泉 |
| 主分類號: | E02D27/12 | 分類號: | E02D2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匯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劉淑芬 |
| 地址: | 2711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土木工程 圍欄 樁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樁基,具體的說是一種土木工程用圍欄式樁基。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物也越來越密集,在新修建的道路或建筑物工程中,常常會遇到距離已有建筑物或道路很近的情況,則新建建筑物或道路等工程的施工必須穩固并謹慎,防止因不當的防護措施而引發塌陷等事故,從而影響正常施工。現在修建的時候都需要打樁基,否則,建筑物會發生普遍的沉降并變形,影響使用和安全,現有的樁基雖然基本保持了樁的穩定性和承載力,但樁體與土壤的接觸面積比較小,抗沉降變形的能力較弱,無法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不僅可有效保護周圍已有建筑,從而確保施工安全,而且可提高與土壤之間的承壓面積,能提高樁的結構強度,從而能有效抵抗沉降變形的土木工程用圍欄式樁基。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土木工程用圍欄式樁基,包括樁體,其特征在于:在相鄰兩個樁體之間設有防護板,所述樁體下部的外壁上設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與所述樁體之間設有加強筋,所述承托板和加強筋與所述樁體由鋼筋混凝土澆注成一整體。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樁體與所述防護板的頂部與地基表面平齊。
所述多個樁體和多個防護板之間相互連接形成圍欄式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不僅可有效保護周圍已有建筑,從而確保施工安全,而且可提高與土壤之間的承壓面積,能提高樁的結構強度,從而能有效抵抗沉降變形。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樁體;2、防護板;3、承托板;4、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土木工程用圍欄式樁基,包括多個樁體1,在相鄰兩個樁體1之間設有防護板2,所述樁體1下部的外壁上設有承托板3,所述承托板3與所述樁體1之間設有加強筋4,所述承托板3和加強筋4與所述樁體1由鋼筋混凝土澆注成一整體。通過將具有樁體1和防護板2這種結構的樁基設置在已有建筑物與新建工程之間,能夠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的塌陷現象,能保證施工安全。通過承托板3能提高與土壤之間的承壓面積,而通過加強筋4可以提高樁體1的結構強度,從而具有更強的抗沉降變形的能力。使用時,可采用人工挖孔后澆注鋼筋和混凝土。
所述樁體1與所述防護板2的頂部與地基表面平齊。通過這種結構可將已有的建筑物與新建建筑之間形成隔離狀態,從而大大減小了因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劇烈震動,從而保護了已有建筑物的地基。
所述多個樁體1和多個防護板2之間相互連接形成圍欄式結構。通過這種結構可以增大隔離面積。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不僅可有效保護周圍已有建筑,從而確保施工安全,而且可提高與土壤之間的承壓面積,能提高樁的結構強度,從而能有效抵抗沉降變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向泉,未經朱向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45295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抗震地基
- 下一篇:橋梁樁基施工離心式除砂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