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投球液壓式分級箍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388225.0 | 申請日: | 2011-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280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23 |
| 發明(設計)人: | 宋朝暉;章敬;穆總結;李曉軍;陳亮;鄭義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13 | 分類號: | E21B33/13 |
| 代理公司: | 烏魯木齊合縱專利商標事務所 65105 | 代理人: | 湯建武;周星瑩 |
| 地址: | 83400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投球 液壓式 分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分級箍技術領域,是一種投球液壓式分級箍。
背景技術
利用分級箍進行分級固完井作業,是目前采用較多也是最為普遍的技術措施;然而目前現場應用的分級箍,大多出現提前開孔,或提前關孔等缺陷,從而給現場操作帶來諸多不便,甚至影響到該井完井作業的順利進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投球液壓式分級箍,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目前所使用的分級箍提前開孔或提前關孔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投球液壓式分級箍,包括芯軸、外筒、上接頭和下接頭;芯軸的上端外側和外筒的上端內側分別與上接頭的下部內側和下部外側固定安裝在一起;芯軸的下端外側和外筒的下端內側分別與下接頭的上部內側和上部外側固定安裝在一起;在芯軸、外筒、上接頭與下接頭之間形成環形的隔離空腔,在隔離空腔內自上而下安裝有能向下移動的上隔離套和下隔離套;上隔離套的下部與外筒通過第一剪釘固定連接在一起;下隔離套下部與外筒通過第二剪釘固定連接在一起;在上隔離套內側的中部和下端分別有環形的上凸臺和內凸臺,上凸臺和內凸臺分別套裝在芯軸上,上隔離套的上部、上凸臺與芯軸之間形成上環腔;在上環腔的上部有環形的倒齒環安裝槽,倒齒環固定安裝在倒齒環安裝槽內,在倒齒環的內側有方向傾斜朝上的倒齒;與上環腔對應的上接頭上有進液槽,在芯軸有使其內部與進液槽相通的進液孔;在下隔離套的下部、上凸臺、內凸臺與芯軸之間形成下環腔,與下環腔下部對應的芯軸內側固定安裝有球座;在下隔離套的內側下部有環形的下凸臺,下凸臺套裝在芯軸上,下隔離套的上部、下凸臺與芯軸之間形成開口腔,與開口腔對應的芯軸上圓周分布有至少一個過流內孔,在下隔離套的外側中部有外環槽,與外環槽對應的外筒上圓周分布有至少一個過流外孔;下隔離套的底部與下接頭之間有距離;在下隔離套下方的外筒上有出氣孔。
下面是對上述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上述球座的下部外側與芯軸可通過緊固銷釘固定連接在一起。
上述倒齒環的外側可通過螺紋與上隔離套固定安裝在一起。
上述上接頭的下端外側與外筒的上端內側可通過螺紋固定連接在一起;下接頭的上端外側與外筒的下端內側通過螺紋固定連接在一起,下接頭的上端內側與芯軸的下端外側通過螺紋固定連接在一起。
上述與出氣孔對應的外筒內側可有環形圓弧狀的凹槽。
上述外筒分別可與上接頭的外側下端、上隔離套的外側上端、下隔離套的外側上端和下接頭的上端之間分別安裝有密封圈;芯軸分別與上凸臺、內凸臺、下凸臺和下接頭的內側上端之間分別安裝有密封圈;球座的外側上部與芯軸之間安裝有密封圈,密封圈采用O型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通過投球液壓方式,保證該實用新型開孔和關孔的安全有效運行,從而保證井下固完井作業的有效實施;同時倒齒環的自鎖功能,可以防止上隔離套在向下移動時上返,從而保證關孔作業的永久性。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開口作業時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關口作業時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芯軸,2為外筒,3為隔離空腔,4為上隔離套,5為下隔離套,6為第一剪釘,7為上接頭,8為上環槽,9為下環槽,10為倒齒環,11為進液腔,12為進液孔,13為球座,14為開口槽,15為過流內孔,16為外環槽,17為過流外孔,18為下接頭,19為出氣孔,20為緊固銷釘,21為凹槽,22為密封圈,23為第二剪釘,24為上凸臺,25為內凸臺,26為下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系是依據說明書附圖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3882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