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緩粘結預應力筋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376630.0 | 申請日: | 2011-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485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30 |
| 發明(設計)人: | 牛坡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鑫坤泰預應力專業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5/08 | 分類號: | E04C5/08;E04C5/03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凭曋R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莉華 |
| 地址: | 300402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粘結 預應力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預應力筋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緩粘結預應力筋。?
背景技術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一般分成兩種形式:一、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二、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步驟為:先澆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再張拉鋼筋(鋼筋束),其主要張拉程序為:埋管制孔→澆混凝土→抽管→養護穿筋張拉→錨固→灌漿(防止鋼筋生銹),其傳力途徑是依靠錨具阻止鋼筋的彈性回彈,使截面混凝土獲得預壓應力,這種做法使鋼筋與混凝土結為整體,在水泥漿凝固后與鋼筋粘結成一體,張力傳遞至混凝土部分,但是存在如下缺點:施工工序復雜,工期長,施工時在鋼筋混凝土中設置埋管困難,且在抽管后不及時灌漿,將會發生混凝土凍脹。?
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步驟為:為預應力鋼筋沿全長外表涂刷瀝青等潤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紙或套管(預應力鋼筋與混凝土不建立粘結力)→澆混凝土養護→張拉鋼筋→錨固。施工時跟普通混凝土一樣,將鋼筋放入設計位置可以直接澆混凝土,不必預留孔洞,穿筋,灌漿,簡化施工程序,但是存在如下缺點:由于預應力筋與混凝土沒有粘結,張力靠錨頭傳遞到混凝土部分上形成預應力,使得錨具長期受力產生疲勞。?
針對現有的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和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的缺點,產生了緩粘結預應力混凝土,采用緩粘結預應力筋,在每根筋的四周表面密封包裹一層緩粘結膠,再在外圍包裹一層涂層,施工時直接在緩粘結預應力筋上直接澆筑混凝土,在一定期限內,當混凝土強度凝結時,緩粘結預應力筋中的緩粘結膠還沒完全粘結,然后張拉預應力筋,張拉力靠錨具傳到混凝土上,隨著包裹在預應力筋上的緩粘結膠逐漸硬化,預應力筋與混凝土之間有了粘接力,最終形成又粘接筋,張拉力由錨具傳遞,轉移到預應力鋼筋和硬化的緩粘結膠之間的粘接傳遞。?
緩粘結預應力筋中的鋼絞線為表面光滑的鋼絲構成,存在如下問題:1、光圓鋼絲表面是光滑的,握裹力較小,2、有光圓鋼絲擰制而成的鋼絞線,僅僅靠光圓鋼絲之間的非有效接觸的摩擦力產生對硬化后的緩粘結劑的回壓應力,極易產生芯絲邊部滑移回縮,致使芯絲應力減少或完全失去應力,制約了緩粘結劑的質量和壽命,而且降低了鋼絞線?與緩粘結劑的握裹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增加握裹力的緩粘結預應力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緩粘結預應力筋,包括表面涂覆有緩粘結劑的預應力筋和包覆在所述緩粘結劑外面的護套,所述預應力筋為鋼絞線,所述鋼絞線為螺旋肋預應力鋼絞線或刻痕肋預應力鋼絞線。?
所述螺旋肋預應力鋼絞線為1×7I螺旋肋預應力鋼絞線。?
所述刻痕肋預應力鋼絞線為1×7I刻痕肋預應力鋼絞線。?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解決了芯絲與中間絲滑移回縮問題,保持了鋼絞線良好的力學性能,提高了緩粘結劑和鋼絞線之間的握裹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預應力筋為螺旋肋預應力鋼絞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預應力筋為刻痕肋預應力鋼絞線的一種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預應力筋為刻痕肋預應力鋼絞線的另一種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
1、預應力筋????2、緩粘結劑????3、護套?
4、中心鋼絲????5、螺旋肋鋼絲??6、中心鋼絲?
7、刻痕肋鋼絲?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表面涂覆有緩粘結劑2的預應力筋1和包覆在所述緩粘結劑2外面的護套,所述預應力筋1為鋼絞線,所述鋼絞線為1×7I螺旋肋預應力鋼絞線或1×7I刻痕肋預應力鋼絞線。?
如圖2所示,1×7I螺旋肋預應力鋼絞線由一條光面的中心鋼絲4和六根外層螺旋肋鋼絲5擰制而成。?
如圖3、圖4所示,1×7I刻痕肋預應力鋼絞線由一條光面的中心鋼絲6和六根外層刻痕肋鋼絲7擰制而成,刻痕可以為圖3、圖4所示的兩種形式。?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鑫坤泰預應力專業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天津鑫坤泰預應力專業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3766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