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四連桿仿形機構紅薯收獲犁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367308.1 | 申請日: | 2011-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221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軍民;周育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軍民 |
| 主分類號: | A01D13/00 | 分類號: | A01D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青***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桿 機構 紅薯 收獲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收獲機具,具體地說是一種四連桿仿形機構紅薯收獲犁。
背景技術
目前,紅薯的收獲,一般還是人工用镢刨,也有的用拖拉機帶一般的懸耕犁耕翻收獲,上述人工收獲,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也收不干凈;機械收獲,雖有生產效率高,減輕勞動強度的優點,但也因紅薯畦作,畦梗較大,易出現漏耕,既是畦埂全部翻起,翻起的土塊,也容易將紅薯淹埋;三是懸掛犁現都沒有四連桿仿形機構,耕翻時不能隨地形的起伏耕作,使其耕深不能保持一致,作業質量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增設四連桿機構和雙翼鏟壁,使耕深保持一致,不漏耕,防淹埋,作業質量好,生產效率高,減輕勞動強度的四連桿仿形機構紅薯收獲犁。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四連桿仿形機構紅薯收獲犁,由主梁、上懸掛架、下懸掛架、縱梁、地輪構成,上懸掛架和下懸掛架均設在主梁上,其特征在于四連桿仿形機構將主梁和縱梁連為一體,地輪設在縱梁的前端,工作部件的鏟柄固定器設在縱梁的后端。本實用新型還通過如下措施實施:所述的四連桿仿形機構,由前支臂、后支臂、上調節螺桿、螺母、下連桿、銷軸構成,前支臂上端用“U”型螺栓固定在主梁上,后支臂連接在縱梁的前上方,前支臂和后支臂的下端用銷軸與下連桿連接,上端分別與螺母和上調節螺桿相接;所述的工作部件,由鏟柄固定器、鏟柄、左鏟壁、右鏟壁、鏟尖、鏟胸、鏟托構成,鏟柄一端用調節螺栓固定在鏟柄固定器上,另一端設鏟托,左鏟壁、右鏟壁、鏟尖、鏟胸都用沉頭螺釘固定在鏟托上。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先將上、下懸掛架與拖拉機懸掛機構連接起來,然后調節上調節螺桿,改變四連桿尺寸,使縱梁由水平位置后傾5°-15°形成入土角,當拖拉機前進時,在四連桿仿形機構的作用下,使耕深保持一致,左、右鏟壁將紅薯畦分開,紅薯暴露地面,避免了淹埋,提高了作業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目前的收獲方法相比,不僅具有生產效率高,減輕勞動強度的優點,而且還具有耕深一致,不漏耕,防淹埋,作業質量好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制作本實用新型。該四連桿仿形機構紅薯收獲犁,由主梁1、上懸掛架2、下懸掛架3、縱梁4、地輪5構成,上懸掛架2和下懸掛架3均設在主梁1上,其特征在于四連桿仿形機構6將主梁1和縱梁4連為一體,地輪5設在縱梁4的前端,工作部件8的鏟柄固定器8a設在縱梁4的后端。所述的四連桿仿形機構6,由前支臂6a、后支臂6b、上調節螺桿6c、螺母6d、下連桿6e、銷軸6f構成,前支臂6a上端用“U”型螺栓7固定在主梁1上,后支臂6b連接在縱梁4的前上方,前支臂6a和后支臂6b的下端用銷軸6f與下連桿6e連接,上端分別與螺母6d和上調節螺桿6c相接;所述的工作部件8,由鏟柄固定器8a、鏟柄8b、左鏟壁8c、右鏟壁8d、鏟尖8e、鏟胸8f、鏟托8g構成,鏟柄8b一端用調節螺栓固定在鏟柄固定器8a上,另一端設鏟托8g,左鏟壁8c、右鏟壁8d、鏟尖8e、鏟胸8f,都用沉頭螺釘固定在鏟托8g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軍民,未經李軍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3673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的氣剪
- 下一篇:出風口帶有導風板的換氣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