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承載能力行星減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367227.1 | 申請日: | 2011-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807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董林淵;司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第六一八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6H1/28 | 分類號: | F16H1/28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梁瑞林 |
| 地址: | 71006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承載 能力 行星減速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傳動技術領域,涉及對行星減速器的改進。?
背景技術
現有的行星減速器較小,如果需要大承載能力則必須增加尺寸和重量,不適合在航空產品中使用。《行星齒輪傳動設計》公開了一種帶有雙聯行星輪的減速器,其原理結構參見圖1,它由輸入軸1、左內齒圈2、左內齒圈軸承2a、太陽輪3、3個雙聯行星齒輪4、行星架5、右端蓋6、輸出內齒圈7、左輸出軸承8和右輸出軸承9組成。左內齒圈2通過法蘭或者花鍵或者耳片固定在帶有旋轉驅動裝置的基體上,左內齒圈2帶有左內齒圈中心孔,輸入軸[1]的左端從左內齒圈中心孔向左伸出與旋轉驅動裝置的輸出端連接,在輸入軸1與左內齒圈2的左內齒圈中心孔之間有左內齒圈軸承2a。在輸入軸1的中部有太陽輪3,太陽輪3與輸入軸[1]通過鍵連接或者一體加工成形,輸出內齒圈7位于左內齒圈2的右邊,在輸出內齒圈7的左端與左內齒圈2的右端之間有左輸出軸承8,輸出內齒圈7通過法蘭或者花鍵或者耳片與被驅動機構連接。有一個固定在帶有旋轉驅動裝置的基體上的右端蓋6,輸入軸1的右端從右端蓋6的中心孔向右伸出,右輸出軸承9安裝在右端蓋6與輸出內齒圈7的右端之間。在輸入軸1與右端蓋6的中心孔之間有右端蓋軸承6a。右端蓋6也可以與輸出內齒圈7形成一體結構,這時右端蓋6就不需固定在帶有旋轉驅動裝置的基體上,同時可以省掉右輸出軸承9。在左內齒圈2與輸出內齒圈7之間有3個沿圓周均布的雙聯行星齒輪4,雙聯行星齒輪4由左行星齒輪4a、右行星齒輪4b和雙聯行星齒輪軸連接組成,左行星齒輪4a與左內齒圈2的內齒嚙合,右行星齒輪4b分別與輸出內齒圈7的內齒以及太陽輪[3]嚙合,每個雙聯行星齒輪4通過軸承和行星架5連接。該減速器左內齒圈2固定,太陽輪3和輸出內齒圈7同時和雙聯行星齒輪4嚙合,依靠左內齒圈2和輸出內齒圈7的齒數差實現減速傳動。這種雙聯行星輪減速器的缺點是:第一、體積和重量大,每個行星齒輪必須通過軸承和行星架連接,軸承和行星架的排布大幅增加了減速器的體積和重量。第二、承載能力仍然較低,不能滿足航空產品的要求,在相同的體積下,該種結構中的齒輪必須采用較小?的模數,導致承載能力不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體積和重量小、承載能力高、能滿足航空產品要求的行星減速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承載能力行星減速器,包括輸入軸1、左內齒圈2、左內齒圈軸承2a、太陽輪3、輸出內齒圈7、左輸出軸承8和右輸出軸承9,左內齒圈2通過法蘭或者花鍵或者耳片固定在帶有旋轉驅動裝置的基體上,左內齒圈2帶有左內齒圈中心孔,輸入軸1的左端從左內齒圈中心孔向左伸出與旋轉驅動裝置的輸出端連接,在輸入軸1與左內齒圈2的左內齒圈中心孔之間有左內齒圈軸承2a,在輸入軸1的中部有太陽輪3,太陽輪3與輸入軸1通過鍵連接或者一體加工成形,輸出內齒圈7位于左內齒圈2的右邊,在輸出內齒圈7的左端與左內齒圈2的右端之間有左輸出軸承8,輸出內齒圈7通過法蘭或者花鍵或者耳片與被驅動機構連接;其特征在于:?
有一個右內齒圈13,它的結構與左內齒圈2相同,右內齒圈13也通過法蘭或者花鍵或者耳片固定在帶有旋轉驅動裝置的基體上,右內齒圈13的內齒與左內齒圈2的內齒相對并且相位相同,右內齒圈13上的右內齒圈中心孔與左內齒圈2左內齒圈中心孔同軸,輸入軸1的右端從右內齒圈13的右內齒圈中心孔向右伸出,在輸入軸1與右內齒圈13的右內齒圈中心孔之間有右內齒圈軸承13a,右輸出軸承9安裝在右內齒圈13的左端與輸出內齒圈7的右端之間;?
在左內齒圈2與右內齒圈13之間有3~6個沿圓周均布的三聯行星輪10,三聯行星輪10由左行星輪10a、中行星輪10b、右行星輪10c和三聯行星輪軸連接組成,左行星輪10a、中行星輪10b和右行星輪10c的結構相同,左行星輪10a與三聯行星輪軸的左端連接,右行星輪10c與三聯行星輪軸的右端連接,中行星輪10b位于左行星輪10a和右行星輪10c的中間,左行星輪10a、中行星輪10b和右行星輪10c的相位相同;左行星輪10a與左內齒圈2的內齒嚙合,中行星輪10b分別與輸出內齒圈7的內齒以及太陽輪3嚙合,右行星輪10c與右內齒圈13的內齒嚙合;?
在所有的三聯行星輪軸之間有左支撐環11和右支撐環12,左支撐環11和右支撐環12是結構相同的、截面為矩形的圓環,左支撐環11位于左行星輪10a與中行星輪10b之間,右支撐環12位于中行星輪10b與右行星輪10c之間,左支撐環11和右支撐環12的外徑與所有的三聯行星輪軸的外切圓?間隙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第六一八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工業第六一八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3672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壓控制變速機構
- 下一篇:交叉型剎車盤厚度警示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