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升流式高效厭氧接觸反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360026.9 | 申請日: | 2011-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086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黃代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加杰爾環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專利事務所 51208 | 代理人: | 王世權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升流式 高效 接觸 反應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利用厭氧微生物處理污水中高濃度有機污染物的高效厭氧反應器。屬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厭氧生物反應器是一種利用厭氧微生物處理污水中有機污染物的主要設備之一。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多的厭氧生物反應器是升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器(亦稱為“UASB厭氧反應器”)。這種UASB厭氧反應器主要由罐體、設置在罐體中的配水管、布水器、三相分離器、集水槽所構成。污水由配水管進入罐體底部,利用底部的布水器將污水均勻地布置在罐體整個截面上。利用進水的壓力和厭氧反應所產生的氣體的上升作用,使污水與罐體內存在的高濃度的厭氧污泥充分接觸和傳質,將污水中的有機物降解,最終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水。氣體、水、污泥在同時上升過程中,氣體首先進入三相分離器通過管道排出,污泥和污水通過三相分離器的縫隙上升到分離區,污泥在分離區沉淀至三相分離器的下部形成污泥床,保持罐內的生物量,出水通過管道排出罐外。在使用實踐中發現這種UASB厭氧反應器存在以下缺點:
(1)、進水中懸浮物需要適當控制,不宜過高,否則將嚴重影響厭氧顆粒污泥的形成,導致厭氧污泥的活性大大下降;
(2)、污泥床內有短流現象,影響處理能力;
(3)、對進水水質和負荷突然變化較敏感,影響出水水質。耐沖擊能力稍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UASB厭氧反應器的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厭氧菌的活性更強、處理能力更高的升流式高效厭氧接觸反應器。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升流式高效厭氧接觸反應器的構成包括罐體、設置在罐體中的反射板、布水器、配水管、十字集水槽、三相分離器和與三相分離器相連的排氣管,本實用新型的特征是在所述的三相分離器的下方設置有一填料層,該填料層由焊接在罐體內壁上的下填料架、上填料架和安裝在上、下填料架之間的彈性填料所構成,在填料層內的配水管上連接有一污泥回流管系,回流管系的另一端伸在罐體底部,在回流管系上安裝有污泥回流泵。工作時污水通過配水管與來自回流管系的回流污泥混合后經布水器進入罐體下部,經反射板將污水均勻地布置在整個罐體的截面上,利用進水的壓力和厭氧反應所產生的氣體的上升作用,使污水依次通過懸浮污泥床及填料層。在此過程中,有機物與污泥床中的顆粒污泥及填料上的微生物接觸并被分解,最終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水。所產生氣體由上部的三相分離器的排氣管排出,含有懸浮污泥的廢水進入三相分離器沉降分離,出水通過十字集水槽排出罐外。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罐體內設置彈性填料層,使罐內的厭氧菌附著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從而提高了厭氧菌與來水的接觸面積,提高了有機物與厭氧菌的接觸率,加速了反應,使有機物得到充分的降解,從而提高了反應器耐污水水質負荷的沖擊能力,有利于出水水質的提高。同時,由于本反應器設置了污泥回流管系,將罐體底部的污泥回流至配水管中與污水混合后再進入罐體底部,使處于懸浮狀態的顆粒污泥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彌補了UASB高效厭氧池內的短流現象,使得處理能力得以提高,并克服了對進水水質要求較高的缺點。
本升流式高效厭氧接觸反應器的優點是生物附著在填料上,在此條件下更有利于微生物的附著生長和繁衍,使厭氧菌的活性更強,大大地提高了本反應器對污染物的降解能力;該反應器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加大了厭氧微生物和污水中有機物的接觸時間和接觸面積,同時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活性微生物的數量,這就提高了有機物的處理效果;污泥回流的設置避免了污泥短流現象,提高了處理能力。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本升流式高效厭氧接觸反應器的構成包括罐體1、設置在罐體1中的反射板3、布水器4、配水管12、十字集水槽10、三相分離器9、與三相分離器9相連的排氣管11,圖中2是安裝反射板3的底部支撐桿,8是焊接在罐體1上的安裝三相分離器9的支撐架。以上各部件均可借用現有結構形式構成。本實用新型的特征是在所述的三相分離器9的下方設置有一填料層,該填料層由焊接在罐體內壁上的下填料架5、上填料架7和安裝在上、下填料架之間的彈性填料6所構成,在填料層內的配水管12上連接有一污泥回流管系13,回流管系13的另一端伸在罐體底部,在回流管系上安裝有污泥回流泵14。工作時,廢水在通過配水管12進入時與來自回流管系的回流污泥混合后經布水器4進入到罐體下部,再經反射板3將污水均勻地布置在整個罐體的截面上,利用進水的壓力和厭氧反應所產生的氣體的上升作用,使污水依次通過懸浮污泥床及填料層。在此過程中,有機物與污泥床中的顆粒污泥及填料6上的微生物接觸并被分解,最終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水。所產生氣體由上部的三相分離器9的排氣管11排出,含有懸浮污泥的廢水進入三相分離器9沉降分離,出水通過十字集水槽10排出罐體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加杰爾環保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加杰爾環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36002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PCB制作工藝過程中的污水處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電解水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