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射模具頂針板強制復位改進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347628.0 | 申請日: | 2011-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643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國隆;金雷;朱留宛;孫云波;施鈞文;張勝;趙剛;金波;吳興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龍洲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33 | 分類號: | B29C45/33;B29C33/44;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亞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 地址: | 201708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具 頂針 強制 復位 改進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塑模具的頂針復位機構,尤其涉及一種雙射模具頂針板強制復位改進結構。
背景技術
?模具制造時,為防止因頂針異常不回位,導致滑塊與頂針相撞的現象發生,通常會采用圖3中強制性回位機構1’-通稱強制復位1’,位于圖3中虛線框內的位置處,其直接連接注塑機頂桿強行控制頂針的頂出和復位。
又如實用新型專利ZL200820042575X一種模具的頂針板先行復位機構,該復位機構包括:復位撞擊塊以及與撞擊塊對應的復位器,其中撞擊塊安裝在模具的前模上,復位器安裝在后模的頂針板上,模具的前、后模合模時通過該復位器與撞擊塊配合令頂針板先行復位,其中所述的復位器包括:兩相對設置的復位桿、用于安裝復位桿的基座、設置于兩復位桿之間并令二者保持相斥狀態的復位彈簧,以及一個與復位桿配合的定位塊。通過本實用新型,模具可以實現頂針板先行復位,滑塊、前、后模后復位合模,如此可以確保模具上的滑塊與頂針板上安裝的部件不會發生干涉撞擊現象,確保模具的使用壽命。
但在雙射成型時,公模部分需與機臺一起旋轉,無法連接頂桿孔,所以上述機構不適用,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模具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用于雙射成型的雙射模具頂針板強制復位改進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下述技術方案,雙射模具頂針板強制復位改進結構,包括回位頂桿,其中,所述的回位頂桿設置在母模上,由設置在公模上的深度控制套對回位頂桿進行導向限位,支撐桿一端與限位套底部連接,另一端被固定在成型機臺上的頂針板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越性在于,借助于成型機臺合模力,強行復位頂針,填補了雙射注塑模頂針無法強制回位的空白,使雙射注塑模生產安全度更高、壽命更長。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固定于成型機臺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分解示意圖;
圖3現有復位機構固定位置示意圖;
圖中標號:
1—頂針板強制復位機構;
11-回位頂桿;????????12--深度控制套;???????????13--支撐桿;
2—母模板;??????????3—公模板;????????????????4—頂針板;
1’—強制性回位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本實用新型固定于成型機臺上的結構示意圖和圖2本實用新型分解示意圖所示,本實施例一種改進的適用于雙射成型的雙射模具頂針板強制復位機構1,包括回位頂桿11,深度控制套12和支撐桿13組成,其中,所述的回位頂桿11設置在母模板2上,由設置在公模板3上的深度控制套12對回位頂桿11進行導向限位,支撐桿13一端與深度控制套12的底部連接,另一端被固定在頂針板4上。
本實用新型借助于成型機臺合模力,強行復位頂針,使雙射注塑模生產安全度更高、壽命更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龍洲塑料模具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龍洲塑料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3476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