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拆卸重復使用的碳纖維復合芯棒拉力試驗夾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343003.7 | 申請日: | 2011-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4209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宏偉;賀小兵;馮國竟;胥玉民;藏德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特變電工山東魯能泰山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4 | 分類號: | G01N3/04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專利事務所 37207 | 代理人: | 張進 |
| 地址: | 2712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拆卸 重復使用 碳纖維 復合 拉力 試驗 夾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制造領域,確切地說屬于電線電纜制造碳纖維復合芯棒拉力試驗用夾具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幾年國內外出現了以碳纖維復合材料作為加強芯棒,外層包繞軟鋁線作為電力傳輸單元的復合導線。該復合導體是以碳纖維增強環氧樹脂基復合材料代替鋼芯,具有線膨脹系數小、重量輕、載流量大、線損低等優點,獲得了國內輸變電系統的廣泛認可。目前,國內已有30家企業在生產制造碳纖維復合芯棒,但芯棒的制造過程中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芯棒必須做拉力檢測。由于碳纖維復合芯棒的特殊性,在拉力檢測試驗中不能采用常規的平板夾具進行夾持,目前國內測試機構采用楔形夾具,但該類夾具存在價格高、只能一次性使用的缺點。為降低成本芯棒廠家只能減少試驗的數量,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芯棒質量的控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可可拆卸重復使用且價格便宜的碳纖維復合芯棒拉力試驗夾具。本實用新型是由錐套、楔形內錐、旋轉套、螺母、連接套等組成(見圖1),楔形內錐套入錐套,旋轉套連接錐套和楔形內錐,通過擰緊旋轉套壓迫楔形內錐前移,縫隙變小,內錐與錐套緊密結合,楔形內錐夾緊芯棒,拆卸下旋轉套,將連接套與錐套連接后進行拉力試驗。
試驗完畢后,把試驗后的夾具從拉力機上取下,將錐套通過卡槽固定在臺鉗或適當位置放平,從錐套上旋下連接套,此時會露出楔形內錐,將旋轉套旋入錐套的端部螺紋并擰緊,螺母旋入楔形內錐的端部螺紋并加以固定防止隨旋轉套同時旋轉。用力矩扳手卸下旋轉套,由于楔形內錐與螺母形成一體,在卸旋轉套的時候,就逼迫楔形內錐與螺母一起移動,這樣就將楔形內錐從錐套中拔出,經過簡單擦拭后該夾具即可重復使用。?
本實用新型通過組件的再組合對夾具進行重復使用,解決了進行芯棒拉力試驗時只能使用一次的浪費問題,為電線電纜行業提供一種新型的可拆卸式重復使用的芯棒夾具。?
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進行說明,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包括八幅附圖,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
圖1可拆卸式碳纖維復合芯棒拉力試驗夾具的剖面圖
圖2夾持芯棒進行拉力試驗的剖面圖
圖3?錐套結構圖
圖4楔形內錐主視圖
圖5?楔形內椎左視圖
圖6?旋轉套主視圖
圖7夾具拆卸剖面圖
圖8夾具剖面圖
圖中:1為錐套,2為楔形內錐,3為旋轉套,4為螺母,5為連接套,6為碳纖維復合芯棒,11為內錐孔,12為定位卡槽,13為方形定位孔,14為尾部螺紋,21為前段椎體,22為中間方形定位,23為后段螺紋,24為光滑內孔,25為縫隙,31為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是由錐套1、楔形內錐2、旋轉套3、螺母4、連接套5組成,楔形內錐2套入錐套1,旋轉套3連接錐套1和楔形內錐2,通過擰緊旋轉套3,壓迫楔形內錐2前移,與錐套1緊密結合,同時夾緊芯棒,拆卸下旋轉套3,將連接套5與錐套1連接后可以進行拉力試驗(見圖2)。其中,楔形內錐2與錐套1是由具有高耐磨性和高強度的工具鋼制成,楔形內錐2的外表面與錐套1的內表面的粗糙度為0.6;錐套1分為內錐孔11、定位卡槽12、方形定位孔13、尾部螺紋14,內錐孔11位于錐套1的前段中心,方形定位孔13位于錐套1的后段中心,定位卡槽12位于錐套1的中段外圍,尾部螺紋14位于錐套1的后段外圍(見圖3);楔形內錐2分為前段椎體21、中間方形定位22、后段螺紋23三部分,前段椎體21位于楔形內錐2的前段,中間方形定位22位于楔形內錐2的中段,后段螺紋23位于楔形內錐2的后段(見圖4);楔形內錐2在前段椎體21上加工有與所試驗芯棒直徑匹配的光滑內孔24,在錐壁上對稱線切割4條縫隙25,每條縫隙25的寬度為0.8mm(見圖5)。旋轉套3上有卡槽31,便于力矩扳手夾持見(圖6);內錐孔11錐度與楔形內錐2的前段錐體21配合,錐度為2.5度,定位卡槽12用于在臺鉗上固定錐套1,方形定位孔13與楔形內錐2的中間方形定位22配合,配合間隙控制為0.15?mm;
試驗完畢后,從錐套1上旋下連接套5,此時會露出楔形內錐2,將旋轉套3旋入錐套1的端部螺紋并擰緊,螺母4旋入楔形內錐2的端部螺紋并加以固定防止隨旋轉套3同時旋轉。用力矩扳手卸下旋轉套3,由于楔形內錐2與旋轉套3形成一體,在卸旋轉套3的時候,就逼迫楔形內錐2一起移動,這樣就將楔形內錐2從錐套1中拔出(見圖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特變電工山東魯能泰山電纜有限公司,未經特變電工山東魯能泰山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34300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壓式萬能試驗機組合鉗口
- 下一篇:一種巖體三軸實驗剛性加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