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RFID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342002.0 | 申請日: | 2011-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488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魏中海;宋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魏中海 |
| 主分類號: | G06K17/00 | 分類號: | 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665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rfid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射頻識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同時具有近距離射頻識別功能和遠距離射頻識別功能的RFID系統。
背景技術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頻信號及其空間耦合、傳輸的特性,實現對靜止或移動物體的自動識別。RFID系統能夠快速、準確、可靠地識別目標對象,被廣泛應用于物流跟蹤、交通運輸、人員定位和資產管理等領域。
有源電子標簽通常由內置電池供電,其通信距離遠,閱讀器能夠以遠距離的方式讀取有源電子標簽信息。而無源電子標簽不帶電池,其發射電波及內部處理器運行所需能量均來自閱讀器產生的電磁波,閱讀器需要以近距離的方式讀取無源電子標簽信息。
在一些應用場合,需要RFID標簽能夠近被距離識別,比如消費,門禁;同時還要求RFID標簽能夠被遠距離識別,比如無障礙考勤、大范圍的定位等。專利號為201020258161.8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雙協議同頻率復合卡,將同頻率的符合ISO15693的無源RFID芯片和符合ISO14443芯片的CPU卡芯片安裝在同一張卡上,實現標簽近距離和遠距離射頻識別的功能。其中,無源RFID芯片的讀寫距離小于5mm,CPU卡芯片的讀寫距離小于1.3m。也有直接將無源標簽黏貼在有源標簽表面,實現近距離識別和遠距離識別的復合功能。
但是,上述復合卡的遠距離識別功能的讀取距離小于1.3m,不能滿足更遠距離大范圍內眾多標簽同時識別的需求。而且,該復合卡是將兩種不同機制的標簽粘合封裝在一起,成本高,不利于大批量生產,重要的不同機制的標簽互相間的干擾,影響閱讀器讀取標簽的性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一種RFID系統,分別通過不同的激活模式實現近距離和遠距離射頻識別功能,能夠滿足大范圍遠距離識別的需求,也能滿足近距離逐一識別的需求,且結構簡單,成本低。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RFID系統,包括標簽、遠距離閱讀器和近距離閱讀器;
所述標簽包括第一微處理器、第一射頻收發器、第一PCB全向天線、磁性檢測裝置和第一電源模塊;所述第一微處理器分別與所述第一射頻收發器、磁性檢測裝置連接,所述第一射頻收發器與所述第一PCB全向天線連接;
所述遠距離閱讀器包括第二微處理器、至少兩路射頻收發器和天線;所述標簽通過定時喚醒機制偵測到來自所述遠距離閱讀器的喚醒頻率F1后,通過交互頻率F2向所述遠距離閱讀器發送標簽信息;
所述近距離閱讀器包括第三微處理器、第三射頻收發器、第三PCB定向天線和磁場發生裝置;所述磁場發生裝置與所述第三微處理器連接,用于產生磁場;所述標簽的磁性檢測裝置偵測到來自所述近距離閱讀器的磁場后,觸發標簽以頻率F3向所述近距離閱讀器發送標簽信息。
其中,所述標簽的磁性檢測裝置包括干簧管;所述干簧管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微處理器的兩個I/O口連接。所述近距離閱讀器的磁場發生裝置包括磁鐵或通電線圈。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RFID系統,有源標簽分別通過偵聽來自遠距離閱讀器的激活信號和感應來自近距離閱讀器磁場的激活信號,實現近距離和遠距離射頻識別功能,其結構簡單,可靠性高,降低了成本,具有很大的市場應用空間。而且,近距離閱讀器和遠距離閱讀器的讀寫距離可以通過調節射頻信號的發送功率和接受靈敏度來實現,從而滿足大范圍遠距離識別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標簽的電路模塊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遠距離閱讀器的電路模塊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提供的近距離閱讀器的電路模塊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提供的近距離閱讀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RFID系統,包括標簽、遠距離閱讀器和近距離閱讀器;有源標簽分別通過偵聽來自遠距離閱讀器的激活信號和感應來自近距離閱讀器磁場的激活信號,實現近距離和遠距離射頻識別功能。
參見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標簽的電路模塊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魏中海,未經魏中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3420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通用型報警通訊模塊
- 下一篇:多功能平板電腦定位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