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豎向放油結構的浮子室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338801.0 | 申請日: | 2011-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092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段旭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段旭忠 |
| 主分類號: | F02M19/00 | 分類號: | F02M19/00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 地址: | 735005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豎向 結構 浮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托車化油器浮子室,具體涉及一種具有豎向放油結構的浮子室。?
背景技術
目前,摩托車化油器浮子室的放油機構普遍采用設置于化油器底部的橫向放油結構。等真空化油器安裝在踏板車上,化油器周圍被摩托車覆蓋件包裹,通過該橫向放油結構放油時,受覆蓋件的影響不易進行操作。為方便放油需采用外置放油裝置,然而外置放油裝置中外露的橡膠放油管受材質和老化的影響,使用壽命短,且存在安全隱患。雖然也有采用豎放油結構的浮子室,但需要使用橡膠密封圈密封,對橡膠件材質和耐老化性要求較高,加之零件加工精度的影響,存在燃油泄漏的隱患,推廣上有一定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豎向放油結構的浮子室,既能方便放油,又不存在燃油泄漏的隱患。?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豎向放油結構的浮子室,包括浮子室本體,浮子室本體上設置有出油孔和油道孔,油道孔與浮子室本體內部相通,出油孔位于油道孔上方,出油孔通過閥座孔與油道孔相通,閥座孔與出油孔的相交處為閥座;浮子室本體的外側壁上設置有凸臺,凸臺上加工有豎向的放油螺釘孔,放油螺釘孔分別與閥座孔和出油孔相通;放油螺釘孔內安裝有可沿放油螺釘孔軸線上下移動的放油螺釘,放油螺釘下端端面與閥座密封面相適配。?
放油螺釘上套裝有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浮子室的側面豎向設置了放油螺釘,需要放油時,打開摩托車座艙就可進行放油,不受化油器周圍包裹的覆蓋件的影響,簡單方便,解決了化油器需要外置放油管裝置才能放油的弊病,而且放油螺釘直接將燃油密封在浮子室中,解決了原來豎放油裝置需要橡膠密封圈配合才能完成密封燃油的功能,在方便放油的同時提高了浮子室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浮子室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浮子室本體,2.凸臺,3.放油螺釘,4.密封圈,5.放油螺釘孔,6.出油孔,7.閥座孔,8.油道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浮子室的結構,包括浮子室本體1,浮子室本體1的下部橫向設置有出油孔6和油道孔8,出油孔6位于油道孔8的上方,油道孔8與浮子室本體1內部相通;出油孔6通過閥座孔7與油道孔8相通,閥座孔7與出油孔6的相交處為閥座;浮子室本體1的外側壁上設置有凸臺2,凸臺2上加工有豎向的放油螺釘孔5,放油螺釘孔5的下端與閥座孔7相通,放油螺釘孔5還與出油孔6相通;放油螺釘孔5內安裝有放油螺釘3,放油螺釘3可沿放油螺釘孔5的軸線上下移動,放油螺釘3下端的端面與閥座的密封面相適配,放油螺釘3上套裝有密封圈4。?
本實用新型浮子室的使用過程:?
將放油螺釘3擰緊,使放油螺釘3的下端面與閥座的表面緊密貼合,將出油孔6與油道孔8隔開,將燃油注入浮子室,正常使用;需要放油時,打開座艙,露出浮子室,松開放油螺釘3,使出油孔6與油道孔8連通,浮子室本體1內的燃油從浮子室中流經油道孔8再通過閥座孔7從出油孔6流出浮子室。
本實用新型浮子室能夠在化油器浮子室側面有覆蓋件包裹的情況下,從化油器上部進行放油操作;放油螺釘直接使閥座孔部位保持密封,在排除了燃油泄漏產生安全問題的同時使化油器更方便實現放油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段旭忠,未經段旭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3388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利用列車行車風的渦輪發電系統
- 下一篇:摩托車左曲軸箱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