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變速器中的撥叉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338051.7 | 申請日: | 2011-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519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30 |
| 發明(設計)人: | 魯杰;谷曉金;田琴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克威齒輪箱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63/32 | 分類號: | F16H63/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4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變速器 中的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變速器,具體涉及一種變速器中的撥叉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常會根據路況不同而進行換檔操作,換檔是通過變速器來完成的。目前變速器換檔撥叉是通過彈性開口銷固定連接在換檔桿上,變速器總成裝配時換檔撥叉叉頭嵌入同步器齒套撥叉槽中,換檔擺桿卡入換檔桿槽中。換檔時將動力傳遞至換檔擺桿而撥動換檔軒,使換檔撥叉產生輔向力而軸向撥動同步器齒套,使之與齒輪同步齒結合而實現變速器換檔功能。由于換檔撥叉叉頭上的只有兩個點與同步器齒套之間接觸,換檔時換檔撥叉可能對齒套產生偏拗,軸向受力不均勻而出現換檔困難的問題。由于齒輪軸上裝配零部件較多,累計公差大,齒套撥叉槽與換檔撥叉頭間的間隙值不包容累計誤差,變速器總成易出現換檔撥叉擦齒套,使叉頭直接與同步器齒套擦刮,由于叉頭與同步器齒套都是金屬制品,在擦刮時引起變速器總成異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變速器撥叉,該撥叉可均勻受力而增加換檔的可靠性,同時還可消除換叉頭與同步器齒套的擦刮而引起變速器異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變速器中的撥叉結構,所述撥叉的同一圓弧面上的兩個叉頭上分別設有兩個接觸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撥叉上還設有第三或第四個接觸點,在所述三個或四個接觸點上鑲嵌有耐磨塑料形成三個或四個工作面,所述的三個或四工作面均勻分布在撥叉的圓弧上,其中兩個工作面分別對稱分布在撥叉的內圓弧的兩端,另一個或兩個工作面分布在內圓弧的頂端附近。
其中,所述的耐磨塑料采用的是耐磨尼龍。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在換檔撥叉上設有三至四個工作面,三至四個工作面在換檔撥叉內圓弧面形成的工作面與同步器齒套接觸,避免撥又對齒套傳遞的動力不均勻而產生偏拗,使撥叉換檔穩定,提高了變速器換檔性能,由于在三至四工作面上均覆蓋著耐磨塑料,可以減小換檔撥叉與齒套間的摩擦聲,消除了變速器的異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變速器中的撥叉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在A-A剖面試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變速器中的撥叉結構,在撥叉上設有第三個或第四個接觸點,在三至四個接觸點上嵌有耐磨塑料形成工作面,該撥叉的同一圓弧面上的兩個叉頭上分別設有工作面1及工作面2,撥叉上還設有工作面3或4,所述的工作面3或4位于工作面1及工作面2所在的圓弧上;三個或四個工作面為形狀相同的凹面。撥叉的圓弧為一個180度的半圓,因此工作面3或4與工作面1、工作面2之間分別是以90或45度的圓弧相間隔,工作面1、工作面2以工作面3或4為對稱中心的分布在撥叉的圓弧兩個或三個端面。
工作面的耐磨塑料4采用的是耐磨尼龍,可以消除了變速器的異響。
本實用新型在工作過程中,由于工作面3或4與工作面1及工作面2的配合,使換叉內的工作面與同步器齒套接觸,齒套受到撥叉傳遞的動力均勻,不會引起偏拗。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克威齒輪箱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江陰克威齒輪箱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33805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