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架空電力傳輸導線用纖維復合芯棒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337923.8 | 申請日: | 2011-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175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顏明;趙燕;代金濤;劉連元;聞期洋;吳永然;鄭京紅;鄧任作;劉軍;曾永民;盧供華;唐橋梁;王碩峰;劉輝;申芝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盟立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9/00 | 分類號: | H01B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73 | 代理人: | 李杰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架空 電力 傳輸 導線 纖維 復合 | ||
1.一種智能架空電力傳輸導線用纖維復合芯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碳纖維編織傳感光纖單元、一在該碳纖維編織傳感光纖單元的外部形成的環氧樹脂復合碳纖維層、一在該環氧樹脂復合碳纖維層的外部形成的環氧樹脂復合玄武巖纖維層;該碳纖維編織傳感光纖單元包括傳感光纖以及形成在該傳感光纖的外部的碳纖維編織層;該環氧樹脂復合碳纖維層、該環氧樹脂復合玄武巖纖維層是在環氧樹脂中均勻浸漬復合而成的,環氧樹脂形成在該碳纖維編織層、環氧樹脂復合碳纖維層和環氧樹脂復合玄武巖纖維層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架空電力傳輸導線用纖維復合芯棒,其特征在于,該碳纖維編織層是用若干根第一碳纖維在傳感光纖的外部進行編織而形成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架空電力傳輸導線用纖維復合芯棒,其特征在于,該環氧樹脂復合碳纖維層是用若干根第二碳纖維在該碳纖維編織層的外部形成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架空電力傳輸導線用纖維復合芯棒,其特征在于,該環氧樹脂復合玄武巖纖維層是用若干根玄武巖纖維在該環氧樹脂復合碳纖維層的外部形成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架空電力傳輸導線用纖維復合芯棒,其特征在于,該碳纖維編織層是用若干根第一碳纖維在傳感光纖的外部進行編織而形成的,該環氧樹脂復合碳纖維層是用若干根第二碳纖維在該碳纖維編織層的外部形成的,該環氧樹脂復合玄武巖纖維層是用若干根玄武巖纖維在該環氧樹脂復合碳纖維層的外部形成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盟立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盟立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33792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