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電編碼器連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336762.0 | 申請日: | 2011-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958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建;劉德全;曹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弗蘭克科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D11/00 | 分類號: | G01D11/00;G01L3/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莫琪 |
| 地址: | 30027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電 編碼器 連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鉆井機械監測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油井套管鉗扭矩儀的光電編碼器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在鉆井作業過程中下套管作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的作業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套管螺紋連接質量、采油產量及油井壽命等。??目前,國內使用的套管比較混雜且因密封方式、密封脂、管徑規格、鋼級型號、臂厚不同,控制旋合扭矩值也不同,旋合扭矩值過大會漲裂絲扣、或產生過大應力;過小會造成螺紋連接強度不夠,導致密封不良等。??現有的套管鉗扭矩儀的結構通常為:1.指針式扭力表顯示依靠人工監測、記錄旋合扭矩值的誤差大,由人工準確控制旋合扭矩,操作人員必須要有一定的經驗和熟練過程才能勝任。2.單片機數顯結構只顯示和記錄扭力值和上扣圈數,由人工控制旋合扭矩,操作人員必須要有一定的經驗和熟練過程才能勝任,自動化程度底。3.上下位機構成多路電源供電結構復雜體積大,扭力圈數曲線對應關系不直觀、故障率高。因此,提高監測、記錄和控制下井套管螺紋旋合扭矩程的自動化水平是一項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而目前國內尚未有一種能達到實時監控、實時顯示對應雙曲線及微機管理為一體的套管鉗扭矩儀出現,也未見文獻有此方面技術文章的報道。用于油井套管鉗扭矩儀的光電編碼器連接裝置是傳遞連接傳動軸和光電編碼器的裝置,也是套管鉗扭矩儀要研究的一部分。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針對監測、記錄、控制下井套管螺紋旋合扭矩這一項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油井套管鉗扭矩儀的光電編碼器連接裝置的設計方案,使套管鉗扭矩儀現場數據采集更簡單,更方便。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光電編碼器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架、軟軸、和護罩構成,光電編碼器中心軸一側有安裝盤,安裝盤與支架上端連接,支架下端固定在油井套管鉗的鉗體上,油井套管鉗的鉗體上預留Ф30的孔,在孔的下方為傳動齒輪軸,光電編碼器中心軸通過軟軸與套管鉗的預留測試用的傳動齒輪軸中心孔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光電編碼器連接裝置安裝方便,操作靈活;配合油井套管鉗扭矩儀,使現場數據采集更簡單,更方便。
附圖說明
?????圖1、光電編碼器連接裝置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的用于油井套管鉗扭矩儀的光電編碼器連接裝置,由支架1、?軟軸2、和護罩4構成,光電編碼器3中心軸一側有安裝盤,安裝盤與支架1上端連接,支架1下端固定在油井套管鉗的鉗體5上,油井套管鉗的鉗體5上預留Ф30的孔,在孔的下方為傳動齒輪軸6,軟軸2的上、下兩端帶有備帽(M8螺母);將帶備帽(M8螺母)的軟軸2與穿傳動齒輪軸6的中心孔連接并用備帽擰緊;軟軸2的上端與光電編碼器3的中心軸連接,并用備帽(螺母)背緊;光電編碼器3的中心軸通過軟軸2與套管鉗的傳動齒輪軸6的中心孔連接;用于測量套管鉗的緊扣圈數。
????根據上述說明,結合本領域技術可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弗蘭克科貿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弗蘭克科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3367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