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玻璃容器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334638.0 | 申請日: | 2011-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018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25 |
| 發明(設計)人: | 馬建華;晏慶寶;朱偉國;方朝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建華模具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19/02 | 分類號: | C03B19/02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偉軍 |
| 地址: | 215559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玻璃 容器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模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玻璃容器模具。
背景技術
玻璃容器如玻璃杯、化妝品瓶、寬口的醬菜瓶、花瓶、飲料瓶和酒瓶等等,此類玻璃容器的制作均需通過相應的玻璃模具,而此類模具由一對彼此對置的半模構成。
以制作玻璃杯特別是冷飲玻璃杯的玻璃模具為例,由于玻璃杯的下部的壁厚較厚,熱量難以快速向外界傳遞,因此通常在此類玻璃模具上開設垂冷孔(業界習慣稱之為軸向冷卻孔),藉由垂冷孔加快對模具的冷卻,提高玻璃容器的制作效率。此類技術信息可從并不限于的下述專利文獻中見諸并且得以借鑒,如:CN101298356A(制作玻璃容器的模具)、CN101298355A(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CN101298357A(加工玻璃容器用的模具)、CN101298358A(玻璃容器加工用的模具)、CN101298359A(玻璃容器加工用模具)和CN101941791A(制作瓶罐類玻璃容器的模具),等等。
上述專利申請方案都是以開設垂冷孔期取模具的散熱效果的,但是實踐證明,由于模具的表面積有限,縱使以密集狀態開設垂冷孔,則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況且過多過密的垂冷孔會影響模具的強度,損及模具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在模腔不變的前提下有助于以擴展模具的外表面面積而藉以獲得理想的散熱效果的玻璃容器模具。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玻璃容器模具,包括一對彼此對置的各具有模腔的半模,各半模上并且圍繞半模的圓弧方向間隔開設有與所述模腔軸向并行的軸向通風冷卻孔,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對半模的偏下部的外壁上間隔構成有一組散熱柱體,相鄰散熱柱體之間構成為散熱通道,藉由散熱柱體將所述軸向通風冷卻孔分隔出下部軸向通風冷卻孔,散熱通道位于軸向通風冷卻孔與下部軸向通風冷卻孔之間,并且與軸向通風冷卻孔以及下部軸向通風冷卻孔相通,在半模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的一組散熱柱體的位置固設有一風罩板。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風罩板的橫截面形狀呈C字形。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在一對半模的外壁的偏下方構成了一組彼此間隔的散熱柱體,從而可顯著增大表面積,因而在相同模腔的前提下以增加表面積獲得理想的散熱效果,不僅有助于提高玻璃容器的制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延長半模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實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范疇。
請見圖1,給出了一對結構相同的并且彼此面對面配合的用于制作玻璃杯的半模1,各半模1具有模腔11,當一對半模1合模后,由半模1上的模腔11共同配合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型腔。在各半模1上并且圍繞半模1的圓弧方向間隔開設有與模腔11軸向并行的軸向通風冷卻孔12。
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技術要點:在一對半模1的外壁的偏下部構成有一組彼此間隔的散熱柱體13,散熱柱體13的整體形狀優選與對應于散熱柱體13部位的模腔11的凹入部位111的形狀相一致或相似,相鄰散熱柱體13之間的空隙構成為散熱通道131。散熱柱體13的橫截面形狀可以是半圓形、梯形或其它類似的形狀。散熱柱體13的橫截面形狀可以是半圓形、梯形或其它類似的形狀。由圖1所示,由于散熱柱體13的設置和散熱通道131的形成,從而將前述的軸向通風冷卻孔13阻斷,形成下部的下部軸向通風冷卻孔121,軸向通風冷卻孔12與下部軸向通風冷卻孔121之間憑借散熱通道131貫通。又,由于散熱柱體13的設置,從而使半模1偏下部的表面積顯著增加,而模腔11的容積并未改變,從而可以極致地提高散熱效果。及,在對應于一組散熱柱體13的位置用復數枚螺釘21固定一枚橫截面形狀大體上呈英文字母的C字形風罩板2,藉由該風罩板2的設置,使軸向通風冷卻孔121、散熱通道131和下部軸向通風冷卻孔121三者形成貫通關系。風罩板2朝向外的表面與半模1的外表面相平齊。風罩板2朝向外的表面與半模1的外表面相平齊。優選的方案,可在半模1上加工出風罩座腔14,將風罩板2在風罩座腔14的位置與半模1固定。
申請人在保密措施下將本實用新型結構的玻璃容器半模與已有技術中無散熱柱體13及散熱通道131的玻璃容器半模進行了對比使用試驗,結果驚人地表現出了對玻璃容器的制作效率提高10-15%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建華模具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常熟市建華模具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3346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DOP連續化生產工藝所用的設備
- 下一篇:玻璃絕緣子生產線用落料導向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