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木結構房屋用屋頂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334116.0 | 申請日: | 2011-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484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30 |
| 發明(設計)人: | 聶圣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勝(蘇州)洋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7/04 | 分類號: | E04B7/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陳忠輝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木結構 房屋 屋頂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屋頂構造,尤其涉及一種木結構房屋用屋頂。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居住的舒適要求程度也與日俱增,因此木結構房屋獲得了人們的青睞。
木結構房屋大致有以下的優勢:1、環保性好。這一點勿庸置疑,木結構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大多是自然生態的產品,合成材料也基本上是物理加工而成,化工產品使用量相對磚混建筑很少。時間一長,住在里面滿屋木材清新氣息,很是怡人。2、節能性好,降低能耗,節約使用成本。普通構造的木結構墻體比磚墻外保溫體系的傳熱系數要低的多(即熱阻值要高的多),具體到數值上就是至少比國家現行的節能65%的墻體保溫體系的傳熱系數還要低30%以上,如果增強構造措施就更多了。另外由于其構造特點,所有的懸挑構件和外墻突出部分以及門窗結合部均不會產生冷橋,而磚混房屋在這些部位處理不好就會產生冷橋,造成房屋大量能源損失。3、節約空間,增加使用面積。木結構房屋的主要承重墻體厚度均在120-150mm,相對于磚混結構240-370mm的承重墻厚度,大大增加了室內使用空間和面積。以上三點,是可以在房屋銷售中作為賣點大肆宣揚的。4、結構抗震性能好。木結構所用木材為彈性材料,靠釘子和連接件組成空間整體結構,既堅固又有柔性,相對于剛性結構的磚混房屋抗震性能要好的多。5、建設周期短,有利于快速交房入住。(這一點在下面有專門論述)。6、施工現場清爽整潔,客戶參觀印象良好。7、建筑外觀效果與北美房屋可以達到完全一致。
但是,由于采用了純木結構的選材,其房屋尤其的房梁和屋頂的承載能力往往無法得到保證,需要有相應的結構調整和承載附件的參與來提升整體的牢固程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木結構房屋用屋頂,包括有承載外墻,其中:所述的承載外墻頂端連接有房梁組件,所述的房梁組件通過固定組件連接有屋頂梁組件;所述屋頂梁組件的外圍設置有封檐板,所述屋頂梁組件的頂端設置有屋頂膠合板。
上述的木結構房屋用屋頂,其中:所述的承載外墻的外表面貼合有外墻結構膠合板。
進一步地,上述的木結構房屋用屋頂,其中:所述的承載外墻與房梁組件的接觸端分布有壓條。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木結構房屋用屋頂,其中:所述的固定組件上延伸有固定框,所述的固定框與屋頂梁組件相接觸。
再進一步地,上述的木結構房屋用屋頂,其中:所述的屋頂膠合板上鋪設分布有瓦片層。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優點主要體現在:能夠有效加強木結構房屋屋頂的承載能力,提升建筑整體的牢固程度。并且采用了封檐板,在美化屋頂梁組件的同時,提高其外檐的牢固程度。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優點和特點,將通過下面優選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圖示和解釋。這些實施例僅是應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換或者等效變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這些附圖當中,
圖1是木結構房屋用屋頂的構造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木結構房屋用屋頂,包括有承載外墻1,其特別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承載外墻1頂端連接有房梁組件2。具體來說,考慮到提升屋頂的整體承載能力,房梁組件2通過固定組件3連接有屋頂梁組件9。同時,在屋頂梁組件9的外圍設置有封檐板4,由此在美化屋頂梁組件9的同時,提高其外檐的牢固程度。
進一步來看,為了能夠有效提升整個屋頂的防水能力,在屋頂梁組件9的頂端設置有屋頂膠合板5。同時,該屋頂膠合板5亦可以作為后續瓦片層依附的粘合層。
再進一步來看,考慮到能夠有效提升承載外墻1的密封性,同時也能夠實現承載外墻1的統一外觀,提升美觀性能,本實用新型在承載外墻1的外表面貼合有外墻結構膠合板6。這樣,能夠有效避免采用原始木料的承載外墻1外表面過于粗糙且分布有毛刺的缺陷。
結合實際建造來看,承載外墻1的頂點可能有毛刺部分,為了能夠有效避免屋頂梁組件9與承載外墻1結合后出現不必要的歪斜,影響整體的成型效果,本實用新型在承載外墻1與房梁組件2的接觸端分布有壓條7。并且,依托于壓條7的存在,能夠在承載外墻1與房梁組件2之前形成一個緩沖層,在建造過程中能夠有效避免兩者接觸不當而產生不必要的建筑磨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勝(蘇州)洋樓有限公司,未經德勝(蘇州)洋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3341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爐煤氣洗滌排污水處理方法
- 下一篇:利用廢堿渣處理粘膠纖維生產廢水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