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植物組織培養的多功能接種勺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331853.5 | 申請日: | 2011-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976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25 |
| 發明(設計)人: | 唐君海;唐利球;陸祖正;秦昌鮮;何洪良;趙靜;廖韋衛;韋海球;莫周美;謝君鋒;符策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亞熱帶作物研究所試驗站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公平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翁建華 |
| 地址: | 532415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植物 組織培養 多功能 接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組織培養工具,尤其是一種用于植物組織培養的多功能接種勺。
背景技術
植物組培是一種高效的植物繁殖技術,也是獲得植物脫毒種苗的有效途徑,它可有效減少病毒的侵害且生產的種苗健康整齊,因此近年來植物組培技術得到很大發展。植物組培涉及愈傷組織的接種工作是極重要卻又最難操作的,該培養階段的操作是將誘導出的愈傷組織切割并轉到新的培養基中。傳統的接種工具是鑷子和手術刀。接種時,先用手術刀把愈傷組織切割分成若干小塊或將愈傷組織上的褐化部分切除,再換成鑷子把小塊的愈傷組織一塊一塊的夾入新培養基中。然而,大規模生產時如果頻繁轉換工具費工耗時,而且容易增加微生物污染的概率。因此,迫切需要改進接種工具,以便提高植物組培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用于植物組織培養的多功能接種勺。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用于植物組織培養的多功能接種勺,包括勺體和勺柄,勺體邊緣有刀刃。
勺體寬2.5~3厘米,勺柄長15~18厘米。
勺體邊緣為勺體左側或右側邊緣。
刀刃的弧長占勺體邊緣周長的30~50%。
刀刃的弧長為2~3厘米。
刀刃及其刀面為弧面形。
勺體和勺柄均由不銹鋼制作。
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植物組織培養的多功能接種勺集切割工具(刀刃)和移取工具(勺體)為一體,替代了植物組培接種用的手術刀和鑷子,提高了植物組培愈傷組織接種操作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微生物污染的概率,它制作容易、操作簡便、可靠性高,十分適合植物組培規模化、專業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植物組織培養的多功能接種勺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勺體,2勺柄,3刀刃。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用于植物組織培養的多功能接種勺,包括不銹鋼的勺體1和勺柄2,勺體1邊緣有刀刃3,為方便使用勺體1左側和右側邊緣都有刀刃3,刀刃3及其刀面為弧面形。
由于植物組培用的瓶子,一般瓶高9~12厘米,瓶口寬為5~7厘米,因此,設計勺體1寬2.5~3厘米,勺柄2長15~18厘米。刀刃3的弧長占勺體1邊緣周長的30~50%,約為2~3厘米。
植物組培接種時,按傳統方法進行接種準備工作,接種時在培養瓶里直接用接種勺刀刃部分將大塊的愈傷組織切割成合適小塊,或將愈傷組織上的褐化部分切除,再把愈傷組織舀上來,移到新的培養基中。即可快速、完全的把愈傷組織轉移到新培養基中。
經統計,應用本實用新型后接種速度提高了2~3倍,隨著接種操作時間減少,進而減少了接種操作引起的污染,與傳統方法相比污染率降低5%以上。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各組培企業在現有基礎上只需極少投入即可改進現有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亞熱帶作物研究所試驗站,未經廣西亞熱帶作物研究所試驗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33185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