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插卡式空調無線節(jié)能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20298049.1 | 申請日: | 2011-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541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健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健華 |
| 主分類號: | F24F11/00 | 分類號: | F24F11/0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楊曉松 |
| 地址: | 510403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卡式 空調 無線 節(jié)能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插卡式空調無線節(jié)能裝置。
[背景技術]
中央空調費用占用建筑物整體能耗比重超過60%。現有空調節(jié)能主要通過改進空調省電性能來實現節(jié)能,沒有對人生活習慣研究來進行節(jié)能方案的改進,而且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中央空調節(jié)能改造產品不能提供多獨立區(qū)域復雜溫度變化的合理節(jié)能方案,也不能合理減少多獨立中央空調使用空間,節(jié)能效果甚微。例如酒店、賓館、辦公室等有多個獨立房間,每個獨立房間的室密性強,房間內各種節(jié)能電器的運行狀態(tài)與人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聯(lián),比如人出門忘記關房間的空調和燈,控制前臺又不能時時檢測房間是否有人,以及房間溫度、空調和燈的設定狀態(tài)和運行狀態(tài),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
現在的獨立小房間內的電器,如空調是通過電源線與控制前臺連接,如需要改造或更換房間內電器位置,會破壞原有裝修,十分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節(jié)約電能的空調無線節(jié)能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
一種插卡式空調無線節(jié)能裝置,包括無線微處理器,在無線微處理器上分別連接有無線空調面板,插卡取電開關;所述無線空調面板與空調連接;所述無線微處理器順次通過無線交換機,中心交換機后與后臺服務器信號連接。
在無線微處理器上還連接有電量檢測模塊。
在無線微處理器上還連接有外部溫度監(jiān)測器。
在無線微處理器上還連接有空調流量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可實現人走后房間內空間自動進入預先設定好的節(jié)能狀態(tài)。
2、總臺可以遠程控制房間內空調等電器的運行狀態(tài),達到節(jié)能的目的。
3、通過無線來處理信號傳輸,可以方便進行節(jié)能改造,本裝置具有無損裝修和不影響營業(yè)的便利性,為眾多業(yè)主減少投入的同時,合理性的節(jié)約大量的電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插卡式空調無線節(jié)能裝置,包括無線微處理器1,在無線微處理器1上分別連接有無線空調面板2,插卡取電開關3;所述無線空調面板2與空調連接;無線微處理器1順次通過無線交換機4,中心交換機5后與后臺服務器6信號連接。無線交換機4可為無線轉以太網交換機或無線轉485通訊交換機或無線轉CAN-BUS通訊交換機。
安裝時,將空調的舊空調面板卸下,安裝上無線空調面板2。在天花板的合適位置安裝無線微處理器1,將插卡取電開關3與無線微處理器1連接。在弱電間裝無線以太網交換機4,并與中心交換機5、后臺服務器6順次連接。
在無線微處理器1上還連接有電量檢測模塊7,電量檢測模塊7安裝在總入戶火線處,以實時檢測即時用電量。
在無線微處理器1上還連接有外部溫度監(jiān)測器8。外部溫度監(jiān)測器8安裝在回風口處,無線空調面板2就以外部溫度監(jiān)測器8檢測外部的溫度以作為現場溫度進行顯示。
在無線微處理器1上還連接有空調流量計9。空調流量計9安裝在空調冷/熱管一端以測量冷/熱管內液體的流量。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插卡取電開關3上插入卡后,無線微處理器1被啟動,無線微處理器1通過無線空調面板2控制空調按照無線微處理器1內設定的參數執(zhí)行指定的溫度和指定的風速。撥卡后,空調按照無線微處理器1內設定的參數執(zhí)行節(jié)能模式指定的溫度和指定的風速。后臺服務器6可以實時對指定區(qū)域的空調進行節(jié)能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健華,未經黃健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9804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