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膩子定型條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96443.1 | 申請日: | 2011-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439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黎鵬;王亞平;李好;陸勇;張國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9/00 | 分類號: | B63B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31219 | 代理人: | 王瑋 |
| 地址: | 201913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膩子 定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船舶建造的工具,具體說是涉及一種用于使填充在船體外殼覆蓋層與覆蓋層之間的膩子定型的膩子定型條。
背景技術
一些高新產品需要在船體的殼體表面敷設各種特殊材料的覆蓋層,覆蓋層是一塊塊有厚度的長方形板,但敷設的這些覆蓋層并不能全部覆蓋船體殼體,覆蓋層與覆蓋層之間會留有一定的工藝間隙和工藝孔,這些間隙和孔需要用大量的膩子來填充。
傳統的填充工藝是:先用膩子填充,等其干燥后用膩子切割刀修整膩子表面,使其略顯平整,然后再由人工進行打磨平整成半圓形,使其凸起1~2mm。但由人工操作難度較大,沒有一定的技術很難做到水平很難做到,而且打磨不好會是膩子表面凹凸不平,降低美觀度,有時甚至需要重復操作上述膩子填充的步驟,這樣費工費時費力,浪費材料,延長造船周期,降低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緊壓膩子、顯著改善膩子定型效果和提高成型膩子表面美觀度的膩子定型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膩子定型條,用于船舶建造,所述膩子定型條包括手柄、翼板和壓板,所述手柄置于翼板的頂面,壓板置于翼板的底面,翼板底面所占空間覆蓋壓板,所述手柄頂部設有受壓面,壓板底面為圓弧面,翼板底面未覆蓋壓板的面為固定面。
進一步地,所述手柄、翼板、壓板的形狀均為直線長條形。
進一步地,所述手柄、翼板、壓板的形狀均為十字形。
進一步地,所述翼板、壓板的形狀均為T形,手柄的形狀為十字形。
優選地,所述壓板的寬度L與待填充膩子間隙的寬度相等。
進一步地,所述壓板的兩側均逐漸削薄。
優選地,所述壓板的頂面兩側的末端分別設有第一弧形突出部和第二弧形突出部,所述第一弧形突出部表面的曲率大于第二弧形突出部表面的曲率。
進一步地,所述受壓面為圓弧面。
優選地,所述膩子定型條的材料為純聚乙烯。
該膩子定型條輕巧實用、結構緊湊,解決了由人工操作帶來的打磨效果不佳、美觀度不好、工作效率低等問題,使用該膩子定型條定型膩子后,膩子定型效果好,保證了定型質量和美觀度,節省勞動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膩子定型條的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膩子定型條直線長條形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膩子定型條十字形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膩子定型條T形的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膩子定型條的使用狀態圖。
圖中:1-手柄?2-翼板?3-壓板?4-第一弧形突出部?5-第二弧形突出部
6-受壓面?7-直線長條形膩子定型條?8-十字型膩子定型條
9-T形膩子定型條?10-覆蓋層?21-翼板底面?31-壓板底面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膩子定型條的剖視圖。從圖1可知,本實用新型涉及的膩子定型條包括手柄1、翼板2和壓板3,所述手柄1置于翼板2的頂面,壓板3置于翼板2的底面,翼板2底面所占空間覆蓋壓板3。所述手柄1頂部設有受壓面6,優選地,受壓面6為圓弧面,施工人員將封箱帶粘貼在受壓面6上,同時用手將封箱帶沿受壓面6的圓弧表面往手柄1的兩側粘貼,這一過程中,施工人員的手所接觸的面光滑,沒有凸起邊緣,這樣施工時操作簡單方便且快捷。所述翼板2的底面未覆蓋壓板3的面為固定面21,將雙面膠粘貼在固定面21上,再將其貼與覆蓋層的表面上,雙面膠使固定面21與覆蓋層固定,這樣在膩子成型過程中,定型條與覆蓋層相對靜止,定型條不會移動,能顯著改善膩子定型效果。所述壓板3的底面為圓弧面31,且壓板3的寬度L與待填充膩子的間隙相等,這樣定型結束后,膩子表面為圓弧面,成形美觀。所述壓板3的頂面兩側末端分別設有第一弧形突出部4和第二弧形突出部5,且第一弧形突出部4表面的曲率大于第二弧形突出部5表面的曲率,且壓板3的兩側均逐漸削薄,即壓板3中間厚兩端薄,這樣壓板3的兩端更容易往外延伸,壓緊膩子時,能減少氣泡,成形美觀。
圖2為本實用新型膩子定型條直線長條形的俯視圖。從圖2可知,手柄1、翼板2、壓板3的形狀均為直線長條形,手柄1置于翼板2頂面的中間位置,壓板3置于翼板2底面的中間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964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