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子母式金剛石合成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91245.6 | 申請日: | 2011-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121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振海;林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人造金剛石及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3/06 | 分類號: | B01J3/06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田小伍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子母 金剛石 成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超硬材料合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子母式金剛石合成塊。?
背景技術
金剛石的合成原理是:通過對合成塊加壓加溫,使合成柱芯的石墨柱完成由石墨向金剛石的轉變。合成塊是影響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傳統的合成塊由兩個形狀、結構相同的半塊組裝而成,兩端配上導電鋼圈,內部為石墨柱。該半塊便于壓制成型,組裝在一起的兩個半塊重量、密度一致,合成塊兩端質量平衡,對合成效果的影響較小,但也存在很多缺陷:1、兩個半塊的組裝間隙較大,兩個半塊結合面處留有一道縫隙,合成時內部產生的熱量及小部分水蒸氣和其它微量氣體會通過縫隙滲透出來,與之接觸的頂錘面就會受到高溫高濕氣體的浸潤,容易導致裂錘,造成設備損失;2、由于導電鋼圈的圓形端板厚度為1mm,合成塊兩端的圓形端板總厚度為2mm,占用合成塊腔體體積較大,浪費合成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裝嚴密、可有效保護頂錘、降低生產成本、單塊合成產量大的子母式金剛石合成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子母式金剛石合成塊,包括石墨柱、石墨柱兩端的導電鋼圈和石墨柱與導電鋼圈外圍的葉蠟石塊,導電鋼圈包括圓形端板和垂直固定在圓形端板中間的鋼筒,所述葉蠟石塊由相互嚙合的凸式子塊與凹式母塊扣合而成;圓形端板鑲嵌在葉蠟石內,鋼筒下端外圍和鋼筒內部填充有白云石。?
所述凸式子塊凸出部位的外徑等于凹式母塊凹進部位的內徑。?
所述凸式子塊中部凸出高度與凹式母塊中部凹進深度相匹配。?
所述圓形端板外端面與葉蠟石外端面相平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本實用新型包括石墨柱、石墨柱兩端的導電鋼圈和石墨柱與導電鋼圈外圍的葉蠟石塊,導電鋼圈包括圓形端板和垂直固定在圓形端板中間的鋼筒,所述葉蠟石塊由相互嚙合的凸式子塊與凹式母塊扣合而成,形成了子母嚙合式合成塊,凸式子塊與凹式母塊結合嚴密,可有效阻止氣體沖出,有效保護頂錘,減少裂錘事故發生,降低生產成本;圓形端板鑲嵌在葉蠟石內,鋼筒下端外圍和鋼筒內部填充有白云石,為合成塊兩端節省出與圓形端板厚度相等的合成空間,大大增加了單塊產量,降低合成成本。
2、本實用新型可使裂錘數量大大減少,降低事故發生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子母式金剛石合成塊,其包括石墨柱1、石墨柱1兩端的導電鋼圈4和石墨柱1與導電鋼圈4外圍的葉蠟石塊,葉蠟石塊由相互嚙合的凸式子塊2與凹式母塊3扣合而成,凸式子塊2凸出部位的外徑等于凹式母塊3凹進部位的內徑,且凸式子塊2中部凸出高度與凹式母塊3中部凹進深度相匹配,以便于凸式子塊2與凹式母塊3組裝,組裝配合嚴密。導電鋼圈4包括圓形端板5和垂直固定在圓形端板5中間的鋼筒6,圓形端板5鑲嵌在葉蠟石7內,圓形端板5外端面與葉蠟石7外端面相平齊,鋼筒6下端外圍和鋼筒6內部填充有白云石8。圓形端板5鑲嵌在葉蠟石7內,為合成塊兩端節省出與圓形端板3厚度相等的合成空間,大大增加了單塊產量,降低合成成本。?
本實用新型組裝形成子母嚙合式合成塊,凸式子塊2與凹式母塊3結合嚴密,可有效阻止氣體沖出,有效保護頂錘,減少裂錘事故發生,降低生產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人造金剛石及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鄭州人造金剛石及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9124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圖像記錄裝置以及圖像記錄方法
- 下一篇:一種防火隔離帶用泡沫混凝土復合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