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掘進機后穩定擺尾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84114.5 | 申請日: | 2011-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152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傳武;郝建生;王學成;馬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C35/00 | 分類號: | E21C35/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06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掘進機 穩定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煤礦井下掘進工作面掘進設備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掘進機后穩定擺尾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掘進機后穩定裝置包括后支撐腿和后支撐油缸,后支撐油缸的活塞桿端鉸接后支撐腿,后支撐油缸的缸底端絞接機器尾部,通過伸展后支撐油缸,后支撐腿直接支撐于地面。這種結構不能實現掘進機機尾微調,且受結構限制,支撐面積小,穩定性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掘進機后穩定機構不能實現掘進機機尾微調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掘進機后穩定擺尾機構,主要用于懸臂式掘進機工作時的穩定支撐和機尾的短距離擺動。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掘進機后穩定擺尾機構,包括與掘進機本體尾部連接的兩個后支撐油缸,后支撐油缸的活塞桿端與后支撐腿鉸接連接,其特征在于兩個后支撐腿分別安裝于左滑靴和右滑靴上,左、右滑靴支撐于支撐底板上并可相對支撐底板移動,支撐底板上設置有支撐座,支撐座與擺動油缸的活塞桿端鉸接,擺動油缸的缸筒與掘進機本體尾部鉸接。
所述的支撐底板上對應左、右滑靴的位置分別設置有兩道壓板,壓板與支撐底板通過螺栓連接,壓板與支撐底板之間形成可供滑靴滑動的滑道,滑靴設置于滑道之內。
工作時,后支撐油缸的活塞桿伸出,后支撐腿下落并通過滑靴帶動支撐底板向下運動,當支撐底板與地面接觸后,通過后支撐油缸的推力將掘進機本體支撐起來,當需要擺動掘進機機尾時,操作擺動油缸,可以實現掘進機尾部短距離擺動。采用帶有擺尾機構的掘進機后穩定裝置,解決了井下掘進機機尾擺動困難,轉彎時行走調動頻繁的難題,而且掘進機后穩定裝置與地面接觸面積大,極大的提高了掘進機工作時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動作靈活、穩定性好的優點,解決了原掘進機后穩定裝置不能擺動的問題,提高了掘進機機尾擺動的,特別是轉彎的速度擇。隨著煤礦企業綜采工作面的增加,對掘進機的需求會日益加大,帶有擺尾機構的掘進機后穩定裝置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廣,本實用新型具有較大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為圖1的俯視圖,
圖中:1-后支撐油缸,2-后支撐腿,3-支撐底板,4-擺動油缸,5-右滑靴,6-螺栓,7-螺母,8-壓板,9-左滑靴,10-支撐座,11-掘進機本體。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掘進機后穩定擺尾機構,包括與掘進機本體11尾部連接的兩個后支撐油缸1,后支撐油缸1的活塞桿端與后支撐腿2鉸接連接,其特征在于兩個后支撐腿2分別安裝于左滑靴9和右滑靴5上,左、右滑靴支撐于支撐底板3上并可相對支撐底板3移動,支撐底板3上設置有支撐座10,支撐座10與擺動油缸4的活塞桿端鉸接,擺動油缸4的缸筒與掘進機本體11尾部鉸接。支撐底板3上對應左、右滑靴的位置分別設置有兩道壓板8,壓板8與支撐底板3通過螺栓6連接,壓板8與支撐底板3之間形成可供滑靴滑動的滑道,滑靴設置于滑道之內。后支撐油缸1和擺動油缸4上有液壓平衡閥來實現鎖定功能。
工作時,后支撐油缸的活塞桿伸出,后支撐腿下落并通過滑靴帶動支撐底板向下運動,當支撐底板與地面接觸后,通過后支撐油缸的推力將掘進機本體支撐起來,當需要擺動掘進機機尾時,操作擺動油缸,可以實現掘進機尾部短距離擺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8411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