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鏡頭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82960.3 | 申請日: | 2011-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962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胡團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歐思卡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43/00 | 分類號: | G03B4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輝 |
| 地址: | 51052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鏡頭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產中檢測裝置,尤其是指一種鏡頭的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鏡頭生產過程中,對鏡頭產品的檢測的主要方式是依靠人工進行檢測,現有的鏡頭檢測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攝像機10、鏡頭測試圖標20,以及與攝像機10信號連接的監視器30,每個被檢測的鏡頭100都需要通過人手將其安裝在鏡頭檢測裝置的攝像機10上,之后操作者通過裝好鏡頭100的攝像機10拍攝鏡頭測試圖標20的圖像,所拍得的圖像信息傳輸到監視器30顯示出來,操作者透過監視器30所顯示的圖像來觀察被檢測的鏡頭100的質量。可以看出,現有的這種裝置和檢測方法工序太繁瑣,效率十分低下,檢測成本高,而且裝置多而體積大,攝像機10要拍得圖像必須要與鏡頭測試圖標20相隔相當的距離,整個設備系統龐大,此外,檢測的信號也在傳輸過程中容易丟失,檢測精確度低。
因此,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便攜式的、工序精簡、檢測更直觀、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的鏡頭檢測裝置實為必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鏡頭檢測裝置。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鏡頭檢測裝置,其包括殼體,殼體內設有光學玻璃以及光源,殼體一端開口設有鏡頭接口,該光學玻璃上刻有鏡頭測試圖標,該光學玻璃設置在光源與鏡頭接口之間。
在檢測鏡頭時,將被檢測鏡頭安裝在鏡頭檢測裝置的鏡頭接口,該光學玻璃的表面上采用激光刻有鏡頭測試圖標的圖案,鏡頭檢測裝置的光源發射的光線通過刻有鏡頭測試圖標的光學玻璃,然后經過被檢測鏡頭聚焦后再投射出去,這樣,從被檢測鏡頭投射出去的光會形成帶有鏡頭測試圖標圖案的光學影像,從該圖案可以觀察出該被檢測鏡頭的質量。本實用新型鏡頭檢測裝置結構簡單、檢測操作十分方便。
優選的,該光源為射燈或紅外光源等。
優選的,其進一步包括有散熱風扇,該散熱風扇安裝在殼體后方,用于設備散熱,以保持設備以良好狀態可以長時間運作,并保證設備的較長壽命周期。
優選的,其進一步包括有投影幕,從被檢測鏡頭投射出去的光學影像可投影在該投影幕上,方便檢測觀察;也可以因應實際應用情況,或直接投影在白色墻壁上,只要可以觀察到投影出來的圖案即可。
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鏡頭檢測裝置結構簡單、體積小、便于攜帶,檢測操作十分方便、工序精簡、檢測更直觀,效率高,可以很快捷方便的更換被檢測鏡頭,迅速檢測,并且檢測精度高、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鏡頭檢測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鏡頭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鏡頭檢測裝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鏡頭檢測裝置,其包括殼體4,殼體4內設有光學玻璃1以及光源2,殼體4一端開口設有鏡頭接口3,該光學玻璃1上刻有鏡頭測試圖標,該光學玻璃1設置在光源2與鏡頭接口3之間。該光源2為射燈或紅外光源等,在圖2和圖3所示的本實施例中,該光源采用射燈。
在殼體4后方設置有散熱風扇6,用于設備散熱,以保持設備以良好狀態可以長時間運作,并保證設備的較長壽命周期。
在檢測鏡頭時,將被檢測鏡頭5安裝在鏡頭檢測裝置的鏡頭接口3,鏡頭檢測裝置的光源2發射的光線通過刻有鏡頭測試圖標的光學玻璃1,然后經過被檢測鏡頭5再投射出去,這樣,從被檢測鏡頭投射出去的光會形成帶有鏡頭測試圖標圖案7的光學影像,投影在如圖3所示的白色墻壁8上,從該圖案可以觀察出該被檢測鏡頭的質量。本實用新型鏡頭檢測裝置結構簡單、檢測操作十分方便。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上的等效變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歐思卡電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歐思卡電器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8296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