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太陽能光熱光電熱水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78927.3 | 申請日: | 2011-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211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水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水雄 |
| 主分類號: | F24J2/26 | 分類號: | F24J2/26;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24002 浙江省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 光熱 光電 熱水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能熱水器,特別是一種太陽能光熱光電熱水器。
背景技術
目前,太陽能熱水器技術成熟,每天都能吸收大量熱能,尤其到了夏季,由于太陽溫度很高,每天都能燒開鍋,造成大量水變成蒸氣跑掉,高溫還導致真空管內壁嚴重結垢,極大的影響熱能吸收,大大的縮短了使用壽命。同時,大量的熱能無法用完,白白浪費掉了也非??上А?/p>
人們做了很多嘗試利用太陽能熱水器的余熱量發電,但是基于技術和設備的限制,只能利用高溫產生蒸汽,來推動葉輪轉動,進而帶動發電機組發電,這種發電方式存在著以下不足之處:1、只能利用高溫熱能;2、熱能損耗量大;3、熱電轉化率低下;4、熱能傳導過程復雜。以上幾種原因造成熱能發電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在低溫利用領域,沒有根本性的突破,大量的熱能還是白白浪費掉了。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既能提供熱水又能發電的太陽能光熱光電熱水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太陽能光熱光電熱水器,包括外桶和套裝于外桶內的儲水桶,還包括至少一個的集熱器;在外桶和儲水桶之間的空腔內設置隔熱層,熱水出水管道、冷水進水管道和排氣管道分別與儲水桶的內腔密封的相連通;在每個集熱器上設置一套發電裝置,每套發電裝置包括均位于空腔內的半導體溫差發電芯片、上導熱片和下導熱片,半導體溫差發電芯片的下端與下導熱片連接,半導體溫差發電芯片的上端與上導熱片連接;上導熱片緊貼儲水桶的外壁;輸出電線與半導體溫差發電芯片相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光熱光電熱水器的改進:每個集熱器包括太陽能集熱管、內裝超導液的超導管以及傳熱翅片;超導管和傳熱翅片均套裝于集熱管的內腔中,傳熱翅片同時緊貼太陽能集熱管和超導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光熱光電熱水器的進一步改進:在上導熱片上設置有上熱換能器,上熱換能器密封的伸入儲水桶的內腔中;在下導熱片上設置有下熱換能器,下熱換能器與超導管固定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光熱光電熱水器,在不改變太陽能熱水器原有性能的基礎上,在熱水器上安裝了包含半導體溫差發電芯片的發電裝置,采用半導體靜態發電,利用太陽能熱水器的余熱能直接發電,既不影響熱水使用,也不破壞整體結構。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光熱光電熱水器同時具備提供熱水功能和發電功能,因此能彌補家庭的用電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光熱光電熱水器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實際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圖1給出了一種太陽能光熱光電熱水器,包括外桶8和套裝于外桶8內的儲水桶10,在外桶8和儲水桶10之間的空腔20內設置隔熱層5;冷水進水管道12、熱水出水管道4和排氣管道11的設置方式均為:一端與儲水桶10的內腔密封的相連通,另一端依次穿過隔熱層5和外桶8后露在外桶8的外部。上述內容同現有技術。
該太陽能光熱光電熱水器還包括至少一個的集熱器(如圖1所示,集熱器的數量為6個)。每個集熱器包括太陽能集熱管1、超導管2和傳熱翅片3,太陽能集熱管1的頂部設有開口;超導管2是一根全密封的空心銅管,在超導管2的內腔中裝有超導液。超導管2和傳熱翅片3均套裝于集熱管1的內腔中,且超導管2的中心軸線與太陽能集熱管1的中心軸線相重合。在超導管2的外壁和太陽能集熱管1的內壁之間設置傳熱翅片3,該傳熱翅片3同時緊貼太陽能集熱管1的內壁和超導管2的外壁。太陽能集熱管1被固定在外桶8的側壁上。
在每個集熱器上設置一套發電裝置,每套發電裝置包括均位于空腔20內的半導體溫差發電芯片7、上導熱片9和下導熱片17,半導體溫差發電芯片7的下端與下導熱片17固定連接,半導體溫差發電芯片7的上端與上導熱片9固定連接;上導熱片9緊貼儲水桶10的外壁;上導熱片9與下導熱片17均選用銅片。
上導熱片9上固定有上熱換能器6,上熱換能器6密封地伸入儲水桶10的內腔中;具體為:上熱換能器6為空心銅管,上熱換能器6利用位于儲水桶10內的水作為熱傳導介質;為了保證密封性,在上熱換能器6和儲水桶10之間設置密封件。在下導熱片17下端固定有下熱換能器18,下熱換能器18為空心銅管,下熱換能器18依次穿過外桶8的側壁和太陽能集熱管1的頂部開口后與超導管2固定連接。
各個半導體溫差發電芯片7串聯后與輸出電線13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水雄,未經楊水雄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7892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