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溫控功能的傳感裝置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77514.3 | 申請日: | 2011-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714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1 |
| 發明(設計)人: | 郭鐘亮;向建州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利士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D3/028 | 分類號: | G01D3/0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偉;王錦陽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溫控 功能 傳感 裝置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感裝置總成,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具有溫控功能的傳感裝置總成。
背景技術
現有傳感裝置(例如:光學傳感器、聲音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或太陽能電池模塊等)通常很容易受溫度改變而影響其測量特性(例如物理特性,特別是電性特性),因此其僅在特定溫度時所量到的測量值才是可信賴的。舉例而言,一現有電流傳感器在溫度10℃時所量到的電流值是可信賴的。然而當溫度變為20℃時,該現有電流傳感器所量到的電流值便不可靠,此時必須加入一個偏差值(Offset)計算后才值得參考。
有鑒于此,一種改善方式為增設一個溫控裝置。但是傳統的溫控裝置為降溫裝置且其構件十分復雜。此外,在實際操作時,該傳統溫控裝置必須將量到的實際溫度值不斷的反饋微調(Feedback?Fine?Tune)才有辦法達到溫控效果,十分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溫控功能的傳感裝置總成,其包括一傳感裝置及一溫控裝置。該傳感裝置的測量特性會受溫度改變的影響。該溫控裝置連接至該傳感裝置,且提供熱能至該傳感裝置直到該溫控裝置及該傳感裝置的溫度皆達到一固定溫度為止,從而使該溫控裝置及該傳感裝置的溫度皆維持在該固定溫度。由此,該溫控裝置不需要反饋微調即可達到優良的溫控效果。
附圖說明
圖1顯示本實用新型中具有溫控功能的傳感裝置總成的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顯示本實用新型中具有溫控功能的傳感裝置總成的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3顯示圖2的側視圖;
圖4顯示本實用新型中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的電阻與溫度的關系圖;
圖5顯示本實用新型中具有溫控功能的傳感裝置總成的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6顯示本實用新型中具有溫控功能的傳感裝置總成的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以及
圖7顯示圖6的側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具有溫控功能的傳感裝置總成
2????傳感裝置
3????溫控裝置
4????具有溫控功能的傳感裝置總成
5????中間導熱元件
21???導線
31???電阻本體
32???外圍層
33???導線。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考圖1及圖2,分別顯示了本實用新型中具有溫控功能的傳感裝置總成的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及立體組合示意圖。請參考圖3,顯示了圖2的側視圖。該具有溫控功能的傳感裝置總成1,包括一傳感裝置2及一溫控裝置3。
該傳感裝置2(例如:一光學傳感器、一聲音傳感器、一壓力傳感器或一太陽能電池模塊)的測量特性會受溫度改變的影響。該溫控裝置3連接至該傳感裝置2,且提供熱能至該傳感裝置2直到該溫控裝置3及該傳感裝置2的溫度皆達到一固定溫度為止,從而使該溫控裝置3及該傳感裝置2的溫度皆維持在該固定溫度。
該溫控裝置3可以是一熱敏電阻(Thermistor)或一電阻式溫度探測器(Resistance?Temperature?Detector,RTD),其電阻會隨著溫度改變而變化。然而,可以理解的是,該溫控裝置3也可以是其他可發熱且可維持在一固定溫度的裝置。
在本實用新型中,該固定溫度高于室溫及該傳感裝置正常使用時的溫度,例如70℃、80℃、90℃或120℃。換言之,該溫控裝置3并非用以對該傳感裝置2進行降溫至室溫或室溫以下,而是對該傳感裝置2加熱進行升溫且維持在一固定溫度。
在本實施例中,該傳感裝置2還包括至少一導線21,用以電性連接至一待測物(圖中未示)或一電源(圖中未示)。該溫控裝置3為一正溫度系數(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PTC)熱敏電阻,其包括一電阻本體31、一外圍層32及至少一導線33。該外圍層32環繞該電阻本體31,以保護該電阻本體31。該導線33用以電性連接至一外接電源(圖中未示),該外接電源提供電流至該溫控裝置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利士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樂利士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7751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