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寬型矩形無極燈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73200.6 | 申請日: | 2011-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967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葉蓮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蓮瑩 |
| 主分類號: | H01J65/00 | 分類號: | H01J65/00;H01J6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廣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李玉峰 |
| 地址: | 511442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矩形 無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電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矩形無極燈。
背景技術
無極燈是一種新型的光源,真正作為照明商業應用只是在近十幾年,時間比較短,因而在應用中仍然會存在著某些技術問題。目前,現有技術矩形無極燈其兩長邊發光管的間距通常為32mm(80-150W)和36mm(200-300W),而且大多低頻矩形無極燈的主汞齊和輔助汞齊是放置在一個細管內,因此存在著以下技術缺陷:
(1)由于兩長邊發光管的間距太小,因此燈管安裝在燈具中后燈管背面及側面發出的光有部分會被燈管遮擋住,造成燈管出光率的降低。
(2)矩形無極燈燈管工作時會產生熱能和光能兩部分。其中熱能除了通過熱傳導來傳遞熱量外,還可以通過輻射的方式進行傳遞。如果兩個都能產生熱量的物體離得太近,就會因為相互之間通過輻射傳導熱量使物體承載的熱量更高。為此,兩長邊發光管的間距太小,則因輻射傳導而大大增加了燈管的管壁溫度,使熒光粉處于高溫狀態下工作,加快了熒光粉的老化,從而加快了燈的光衰。
(3)主汞齊和輔助汞齊放置在一個細管內,容易造成細管根部出現黑斑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寬型矩形無極燈,以便在提高燈管使用過程中出光率的同時,減少光衰過快的現象,提高燈管的使用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寬型矩形無極燈,包括二個長邊發光管、主汞齊、輔助汞齊;所述二個長邊發光管的間距為42-46mm,不僅增大了出光率,而且降低了管壁溫度,從而減少了燈的光衰。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主汞齊、輔助汞齊分別位于矩形無極燈的兩個端邊并置入細管內。通過將主汞齊、輔助汞齊分開設置,避免了細管根部出現黑斑的現象。
上述方案中,本實用新型所述主汞齊的細管根部進行打扁處理,其根部的間隙為1-2mm,以防止主汞齊倒入燈管內。
此外,本實用新型所述主汞齊的細管呈彎曲狀,所述主汞齊位于細管的彎曲段內,使得主汞齊在超過其熔融溫度呈液態時也不會流入燈管內。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矩形無極燈二個長邊發光管之間的間距拉開,降低了遮擋系數,使燈管背面靠反射器一邊和內側面的光被燈管遮擋的量減少,這部分光能通過反射器有效反射出來,增大了出光率,提高了光效。
(2)由于二個產生熱量的長邊發光管的間距加大,使輻射傳導熱量減小,進一步降低了管壁溫度,也降低了燈管內的熒光粉的老化衰退,從而降低了燈的光衰。
(3)避免了貢齊細管根部出現黑斑現象,而且可有效防止主貢齊進入燈管內。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中:長邊發光管1,二個長邊發光管間距L,主汞齊2、輔助汞齊3,主汞齊細管4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寬型矩形無極燈的實施例,如圖1所示,包括二個長邊發光管1、主汞齊2、輔助汞齊3。
二個長邊發光管1的間距L為42mm(80-150W),或46mm(200W-300W)。
主汞齊2、輔助汞齊3分別位于矩形無極燈的兩個端邊并置入細管內。主汞齊2的細管4呈彎曲狀(見圖2),主汞齊2位于細管4的彎曲段內,且該細管的根部進行打扁處理,其根部的間隙為1-2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蓮瑩,未經葉蓮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732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