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救生艙隔熱保溫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72303.0 | 申請日: | 2011-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651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延亮;馮濤;段秀蘭;曹琳卿;李波;鄒元平;王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能源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1/00 | 分類號: | E21F11/00;B32B9/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1200 山東省泰安市新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救生 隔熱 保溫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救生艙或救生裝置,特別是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
背景技術
目前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艙體均采用硬體式,艙體的隔熱保溫層的材料采用2~3層硅酸鋁針刺纖維毯層,厚度40mm~50mm,并使用高溫粘合劑粘合壓裝的結構方式,在1100℃~1430℃高溫下具有優良的隔熱、防火、吸音性。因救生艙艙體部件為大型箱體類結構,且救生艙是在礦井發生煤與瓦斯突出、火災、瓦斯煤塵爆炸、水害等災變時,為礦井采掘作業等人員提供避難脫險或等待救援的安全生存空間。因此,要求救生艙具有優良的隔熱性能、保持艙內環境涼爽適宜且溫度低于33℃的保溫性能?;馃搨}體時,因熱量傳導到艙體內壁發生燒損或因此引起制冷失效等現象,致使其喪失了保證人員臨時安全脫險救生的功用。所以要求救生艙有較好的隔熱保溫防火性能,并使其在55℃環境溫度下具有不低于96小時的持續耐高溫能力。目前救生艙艙體的隔熱保溫層存在以下不足:(1)隔熱保溫材料拼接處存在間隙,至使局部的隔熱效果差,進而影響整體持續隔熱保溫能力;(2)保溫層各處因鋪蓋保溫材料厚度不均勻,致使保溫材料壓裝后密度不均影響局部隔熱保溫效果。因此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救生艙艙體的隔熱保溫能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對現有救生艙隔熱層和構件進行改進,提供一種改進型的救生艙隔熱保溫結構。?
一種救生艙隔熱保溫結構,其特征是,在艙體內壁上涂刷有一層耐高溫粘合?劑,耐高溫粘合劑上粘合上高溫隔熱層,在高溫隔熱層上均勻鋪設上硅酸鋁針刺纖維毯,硅酸鋁針刺纖維毯上設有固定保護層。?
所述的固定保護層的優選安裝結構是:在艙體內壁上焊有螺柱,在螺柱上安裝有支撐條,通過支撐條將不銹鋼板層或高強度環保板壓緊在硅酸鋁針刺纖維毯上。?
所述的高溫隔熱材料層是聚氨酯發泡填充劑或泡沫型硅酸鹽等有機物材料,或耐壓強度高、低導熱率的硅酸鋁纖維板等有機物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改進了艙體隔熱保溫層材料及其結構,在救生艙艙體內壁上設置復合型隔熱保溫材料層及其復合結構,并在復合結構中采用支撐條固定隔高救生艙艙體部件的鋼質熱傳導材料。同時,鋪以不銹鋼板或其它高強度環保板扣壓固定并扣罩住其復合隔熱保溫材料層,形成閉式隔熱保溫層,在1100℃~1430℃高溫以上具有隔熱防火性,可承受150℃以上的持續高溫。并使艙體內壁表面平整光潔,顯著提高其耐高溫性能及持續耐高溫能力(約為現有技術的2~3倍及以上),有效地阻隔了火災與救生艙艙內的熱傳導,保證并增強了艙內人員脫險救生的安全可靠性。?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艙體,2-耐高溫粘合劑,3-高溫隔熱層,4-硅酸鋁針刺纖維毯,5-螺柱,6-支撐條,7-固定保護層。?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救生艙隔熱保溫結構是在艙體1內壁上涂刷有一層耐高溫粘合劑2,耐高溫粘合劑2上粘合上高溫隔熱層3,在高溫隔熱層3上?均勻鋪設上硅酸鋁針刺纖維毯4,硅酸鋁針刺纖維毯4上設有固定保護層7。?
所述的固定保護層7的優選安裝結構是:在艙體1內壁上焊有螺柱5,在螺柱5上安裝有支撐條6,通過支撐條6將不銹鋼板保護層或高強度環保板保護層壓緊在硅酸鋁針刺纖維毯4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能源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能源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723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