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回轉式機床的機架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55320.3 | 申請日: | 2011-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000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25 |
| 發明(設計)人: | 陸松茂;蔣建新;邵燕瑛;薛靜清;周冰峰;武文;劉升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華聯精工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1/01 | 分類號: | B23Q1/01;B23Q1/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事務所 32228 | 代理人: | 趙臻淞 |
| 地址: | 214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轉 機床 機架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床設備領域,尤其是用于加工大直徑工件的回轉式機床。
背景技術
大直徑工件如牽引索、近海漂浮結構、電波望遠鏡及壓力容器等,需要在外緣面表面加工一些導軌面,以及加工通孔,一個工件上有幾百個孔,而且孔要求有一定的加工精度;由于目前沒有那么大的專用設備,其他一些相關設備又不同時具有加工平面和孔的功能,傳統加工時需要頻繁移動設備,并且移動后定位麻煩,加工效率極低,精度也不夠,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安全性差。而且現有的一些相關設備對不同大小的工件適應性不好,設備不能靈活調節長度和高度,設備剛性不夠,導致加工精度不能完全滿足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的相關加工設備不能很好的滿足各種不同大小工件的加工要求,以及不能同時滿足用一個設備完成平面加工和孔加工,還有大直徑工件平面加工和孔加工中出現的勞動強度大、安全性差、加工效率低、通孔的加工質量差的缺點,提供一種回轉式機床的機架結構,可以根據加工工件的大小合理調整機架的長度和高度,合理安裝夾持部、加工部等重要部件,提供一個準確高效的加工平臺。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回轉式機床的機架結構,機架通過多段橫梁對接而成,并成左右對稱布置,左右橫梁之間采用橫梁固定板連接;機架橫梁上下端面與左右端面均設置有多組螺栓孔,在機架上設置有工作支架。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機架為分段結構,橫梁之間通過連接件連接。
機架對接處設置有輔助支撐。
所述工作支架包括行走輪輔助機架、鏜孔鎖緊支架或工作平臺。
本實用新型在機架橫梁的上下端面,左右端面都設置有螺栓孔,通過這些螺栓孔,可以完成各段橫梁之間的對接,并且可以根據工件的大小調整機架的長度和高度,并且在機架上還設置了橫梁固定板、行走輪輔助機架和鏜孔鎖緊支架,橫梁固定板用于連接固定左右橫梁;行走輪輔助機架用于在上面安裝行走輪,提供機架作圓周運動的動力;鏜孔鎖緊支架用于在進行鏜削加工時,完成對工件的夾緊。行走輪輔助機架和鏜孔鎖緊支架通過橫梁上的這些螺栓孔完成和機架的對接,對接的位置都是可調的。在機架底部還裝有工作平臺,供工人手工調整時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機架包括橫梁1,橫梁固定板2,輔助支撐3,鏜孔鎖緊支架4,行走輪輔助機架5,工作平臺6。各段橫梁1之間通過上下端面和左右端面的螺栓孔進行相互連接并固定,并通過輔助支撐3等加強連接的穩定性和強度,左右橫梁1之間通過橫梁固定板2連接固定。鏜孔鎖緊支架4和行走輪輔助機架5也通過螺栓孔和輔助支撐連接固定在左側機架底部,其在機架上的位置可以根據工件的具體大小調整。在機架右側豎直橫梁的底部連接有工作平臺6,供工人手工調整時使用。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機架采用分段連接的結構,在連接部采用例如螺釘、輔助支撐等將每段橫梁連接而成,這種結構不僅方便加工制造和運輸,而且安裝時可以根據實際加工的需要,靈活搭建成出各種長度和高度的機架。
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華聯精工機械有限公司,未經無錫華聯精工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553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