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污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54477.4 | 申請日: | 2011-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2266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23 |
| 發明(設計)人: | 趙玉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環同創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00 | 分類號: | C02F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式 污水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式污水池處理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戶外無固定地點生產生產生活產生的污水,屬于環境保護領域。?
背景技術
在環境保護領域,野外工作隊伍產生的污水無法實現污染物的減量化,野外工作隊往往在產生污水后未經處理便任其排放,脆弱的生態平衡往往連微妙的環境變化都無法承受,這種人為因素產生的破壞絕非環境可承受之重。?
多年來,為了能夠處理人類生產生活產生的污水,研究開發了大量的水處理工藝方法,其中主要通過建設污水處理站的方式,實現實現污染污的去除活濃度降低。但由于污水處理站建設需要一定周期,即便建設好以后仍需菌群培養等繁瑣的啟動過程,污水處理站很難移動。現有技術無法使野外工作隊伍產生的污水實現高效穩定的處理。?
如何開發一種運行高效穩定,移動方便的處理模式,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用于收集處理在野外產生的生產、生活污水的便攜式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將污水處理站整體移至能夠拖動其移動的底板上,底板前段設連接結構,方便連接牽引裝置,底板下部兩根輪軸連接輪胎與底板,支撐底板與污水處理站主體,輪軸選用小間距,前后輪胎間距減小一定程度上減小裝置卡在鼓包上的可能,底板材料選用高密度鋼材,而污水處理結構又選用輕質結構材料,將裝置整體重心降低,避免裝置行駛過程中發生顛覆。?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便攜式污水處理裝置,該裝置主要包括底座、機泵房、處理結構池、牽引連接裝置、前輪、后輪、平衡支撐架、檢測口和保溫層,其特征在于,污水在收集后通過便攜式污水處理裝置前端部分機泵房的提升設備,將污水提升至長方體處理結構池,處理結構池連接于機泵房后,處理結構池被分隔成兩部分,牽引連接裝置通過抗拉鉤連接牽引設備,牽引底座,處理結構池安裝于底座正上方,前輪、后輪通過其輪軸支撐底座,在牽引設備牽引下實?現移動。平衡支撐架安裝在底座前后兩端,檢查口位于處理結構池上方,保溫層包裹于處理結構池外。?
所述的底座,材料選用高密度鋼材。?
所述的機泵房,設備擺放緊密,可分層擺放。?
所述的牽引連接裝置設連接用抗拉鉤,需要移動時與牽引設備連接。?
所述的平衡支撐架,安裝在便攜式污水處理裝置的前后兩端,保持便攜式污水處理裝置的平衡,為方便移動,平衡支撐架與底座連接采用活動連接方式,可在隨牽引設備移動時靈活的收起。?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在達到處理污水目的同時,實現污水處理裝置的靈活移動。?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側面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底座頂部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結構池頂部視圖?
圖中1.底座,2.機泵房3.處理結構池,4.牽引連接裝置,5.前輪,6.后輪,7.平衡支撐架,8.檢查口。?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前輪5、后輪6支撐底座1,底座1安放機泵房2和處理結構池3,平衡支撐架7在底座下部的前后兩端,檢查在處理結構池之上。前輪5與后輪6的間距小,以保證翻越土包時不被卡住,平衡支撐架7可以伸縮,保持裝置的平衡,檢查口在處理結構池上用于結構池3檢修、監測。?
在圖2所示,前輪5、后輪6安裝于底座1的中間位置,最大程度的保持平衡。?
在圖3所示的一個實施例中,處理結構池1被分隔成兩部分,以滿足工藝要求,檢查口8安裝在離設備位置近的位置,處理結構池裝上了保溫層9,滿足寒冷地區運行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環同創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環同創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5447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血壓計
- 下一篇:卡扣固定的手機支架式防盜報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