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超導材料換熱長煙道常壓節能鍋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53287.0 | 申請日: | 2011-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884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戴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戴君 |
| 主分類號: | F23B80/00 | 分類號: | F23B80/00;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長春市四環專利事務所 22103 | 代理人: | 張建成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導 材料 換熱長 煙道 常壓 節能 鍋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爐,特別涉及一種超導材料換熱長煙道常壓節能鍋爐。
背景技術
現有的鍋爐,其出煙口處的煙氣溫度偏高,使鍋爐的熱能利用率大大降低;為了提高熱能利用率,利用熱的煙氣預熱鍋爐的進風,如此,熱能利用率還是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鍋爐熱利用率低的問題,而提供一種熱利用率高的超導材料換熱長煙道常壓節能鍋爐。
本實用新型包括有爐體、爐膛和鏈條爐排,爐膛位于爐體的下部,鏈條爐排位于爐膛中,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有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構成爐體,第一換熱器位于爐膛上部,第二換熱器位于第一換熱器上部,第一換熱器是由超導材料和至少一組煙管組成,每組煙管至少有一根煙管,煙管浸沒在超導材料中,煙管與爐膛連通;第二換熱器是由盤繞的循環水管和氣態超導材料組成,循環水管的循環水出口位于第二換熱器上部,循環水管的循環水進口位于第二換熱器下部。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和原理是:
燃料在爐膛中燃燒,產生的熱量直接對上部第一換熱器內的超導材料加熱,燃燒產生的煙氣通過煙管排出,由于煙管浸沒在超導材料中,所以,煙氣中的熱量通過多煙管傳遞給超導材料,使燃料燃燒產生的熱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超導材料被加熱后,迅速氣化,超導材料的蒸汽迅速進入到第二換熱器中與盤繞的循環水管進行換熱,將熱量傳遞給循環水,凝結的超導材料直接回到第一換熱器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多煙管浸沒在超導材料中,超導材料充分地吸收煙氣的熱量,燃料的熱能利用率高;超導材料被加熱后,迅速氣化并進入到第二換熱器中與盤繞的循環水管進行換熱,將熱量傳遞給循環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是由爐體1、爐膛2和鏈條爐排3組成,爐膛2位于爐體1的下部,鏈條爐排3位于爐膛2中,第一換熱器4和第二換熱器5構成爐體1,第一換熱器4和第二換熱器5位于爐體1之中,第一換熱器4位于爐膛2上部,第二換熱器5位于第一換熱器4上部,第一換熱器4是由超導材料41和至少一組煙管組成,每組煙管至少有一根煙管42,煙管42浸沒在超導材料41中,煙管42與爐膛2連通;第二換熱器5是由一根盤繞的循環水管52和氣態超導材料51組成,循環水管52的循環水出口54位于第二換熱器5上部,循環水管52的循環水進口53位于第二換熱器5下部。
所述第二換熱器5中的盤繞的循環水管52的數量依據實際情況而定。
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換熱器4具有左右排列的A、B、C、D、E、F和G七組煙管,D組煙管具有十二根煙管42,其余組煙管各具有六根煙管42,A組煙管和G組煙管的后端與爐膛2連通,A組煙管和B組煙管的前端通過外部的第一灰門43連通,B組煙管和C組煙管的后端通過外部的第二灰門44連通,G組煙管和F組煙管的前端通過外部的第五灰門47連通,F組煙管和E組煙管的后端通過外部的第四灰門46連通,E組煙管和C組煙管的前端通過外部的第三灰門45均與D組煙管的前端連通,D組煙管的后端與煙囪連通。另外,第一換熱器4中的煙管組的數量不限,每組煙管中的煙管數量不限,根據鍋爐的噸位和實際需要而定;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和原理是:
燃料在爐膛中燃燒,產生的熱量直接對上部第一換熱器4內的超導材料加熱,燃燒產生的煙氣通過煙管42排出,由于煙管42浸沒在超導材料41中,而且多組煙管相互連通,加長了煙管,所以,煙氣中的熱量通過多煙管42傳遞給超導材料41,使燃料燃燒產生的熱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超導材料41被加熱后,迅速氣化,氣態超導材料51迅速進入到第二換熱器5中與盤繞的循環水管52進行換熱,將熱量傳遞給循環水,凝結的超導材料直接回到第一換熱器4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戴君,未經戴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532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