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LED散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51710.3 | 申請日: | 2011-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188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于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卡爾芙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V29/00 | 分類號: | F21V29/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凭曋R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莉華 |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濱***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ed 散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LED照明散熱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采用導熱管散熱技術的LED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LED(發光二極管)照明以其節電80%、超長使用壽命、綠色環保等突出的優勢正在成為取代傳統照明產品的新一代照明方式。但是,由于單片LED發光亮度不足,LED照明裝置一般采用LED陣列的結構,由此產生LED照明裝置熱量集中,然而,LED的散熱性能是衡量LED穩定性和品質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市場上高亮度LED燈的散熱,主要分為主動散熱方式、被動散熱方式或者兩者相結合的方式,其中主動散熱方式主要采用風扇等強制散熱方式,這種散熱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能源的損耗;被動散熱方式主要采用翅片式散熱,這種散熱方式只是簡單的利用金屬熱傳導效應,無法有效降低LED燈的溫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散熱效果好、節約資源、環保的LED散熱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LED散熱裝置,包括吸熱板、導熱管和散熱片;所述導熱管一端與吸熱板緊密接觸,導熱管的另一端與散熱片緊密接觸;所述導熱管表面涂抹導熱膏,所述導熱管內裝有制冷液;所述吸熱板內設置有與導熱管形狀相匹配的孔道;所述導熱管一端深入吸熱板的孔道內;所述吸熱板上設置有與導熱管形狀相匹配的凹渠;所述導熱管一端深入吸熱板的凹渠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一,由于采用導熱管散熱技術,可以將熱量從LED熱源體快速的轉移到散熱片,散熱片再通過空氣對流將熱量快速的散出,從而實現LED的快速散熱;二,由于導熱管采用的是內部制冷液受熱蒸發,然后冷卻液化后回流的循環工作模式,所以具有節約資源,環保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LED熱源體,2、吸熱板,3、導熱管,4、散熱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此處所描述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一種LED散熱裝置的第一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LED散熱裝置,包括吸熱板2、導熱管3和散熱片4;所述導熱管3一端與吸熱板2緊密接觸,導熱管3的另一端與散熱片4緊密接觸;所述導熱管3表面涂抹導熱膏,所述導熱管3內裝有制冷液;所述吸熱板2上設置有與導熱管3形狀相匹配的凹渠;所述導熱管3一端深入吸熱板2的凹渠內。
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一種LED散熱裝置的第二實施例如圖2所示:一種LED散熱裝置,包括吸熱板2、導熱管3和散熱片4;所述導熱管3一端與吸熱板2緊密接觸,導熱管3的另一端與散熱片4緊密接觸;所述導熱管3表面涂抹導熱膏,所述導熱管3內裝有制冷液;所述吸熱板2內設置有與導熱管3形狀相匹配的孔道;所述導熱管3一端深入吸熱板2的孔道內。
上述兩實例的工作過程為:一,吸熱板2吸收LED熱源體1的熱量;二,導熱管3內的制冷液吸收吸熱板2的熱量后氣化,氣化后的氣體從吸熱板2的端移動到散熱片4端,由于散熱片4端的溫度低于吸熱板2端的溫度,所以氣化后的制冷液在散熱片4端冷卻后液化,液化后的制冷液順著導熱管3的管芯回流至吸熱板2端;三,回流后的制冷液再次吸收吸熱板2的熱量氣化,循環上述過程,從而不斷地將LED熱源體的熱量傳遞給散熱片4;四,散熱片4將熱量通過空氣對流的方式散發出去。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兩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卡爾芙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卡爾芙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517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