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車用零部件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49246.4 | 申請日: | 201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441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那倉孝行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騰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 地址: | 21541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零部件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尤其涉及一種車用零部件模具。
背景技術
注塑模具是生產各種工業產品的重要工藝裝備,隨著塑膠模具設計工業的迅速發展以及塑膠制品在航空、航太、電子、機械、船舶和汽車等工業部門的推廣應用,產品對模具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塑膠模具設計方法已無法適應產品更新換代和提高質量的要求。電腦輔助工程(CAE)技術已成為塑膠產品開發、模具設計及產品加工中這些薄弱環節的最有效的途經。
模具設計和制造與塑料加工有密切關系。塑料加工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模具設計效果和模具制造質量,而塑料模具設計又以正確的塑料制品設計為基礎。
塑料模具設計要考慮的結構要素有:
①分型面,即模具閉合時凹模與凸模相互配合的接觸表面。它的位置和形式的選定,受制品形狀及外觀、壁厚、成型方法、后加工工藝、模具類型與結構、脫模方法及成型機結構等因素的影響。
②澆注系統,即由注塑機噴嘴至型腔之間的進料通道,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和冷料穴。特別是澆口位置的選定應有利于熔融塑料在良好流動狀態下充滿型腔,附在制品上的固態流道和澆口冷料在開模時易于從模具內頂出并予以清除(熱流道模除外)。
③塑料收縮率以及影響制品尺寸精度的各項因素,如模具制造和裝配誤差、模具磨損等。此外,設計壓塑模和注塑模時,還應考慮成型機的工藝和結構參數的匹配。在塑料模具設計中已廣泛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車用零部件模具,具有較高的生產效率,節約工時。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用零部件模具,包括一上型腔模和面對所述上型腔模的下型腔模,所述上型腔模和所述下型腔模之間設有模腔和與所述模腔連通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還連通于一注入孔,所述上型腔模和所述下型腔模之間設有四個型腔組,所述型腔組包括四個型腔,所述型腔中設有型芯。
上述車用零部件模具,優選的,所述注入孔位于所述上型腔模。
上述車用零部件模具,優選的,所述上型腔模上設有第一上型腔組、第二上型腔組、第三上型腔組和第四上型腔組,所述第一上型腔組、第二上型腔組、第三上型腔組和第四上型腔組依次排列。
上述車用零部件模具,優選的,所述第一上型腔組由四個支型腔組成,所述第二上型腔組由四個支型腔組成,所述第三上型腔組由四個支型腔組成,所述第四上型腔組由四個支型腔組成。
上述車用零部件模具,優選的,所述下型腔模下設有第一下型腔組、第二下型腔組、第三下型腔組和第四下型腔組,所述第一下型腔組、第二下型腔組、第三下型腔組和第四下型腔組依次排列。
上述車用零部件模具,優選的,所述第一下型腔組由四個支型腔組成,所述第二下型腔組由四個支型腔組成,所述第三下型腔組由四個支型腔組成,所述第四下型腔組由四個支型腔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具有較高的生產效率,節約工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上型腔板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下型腔板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模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車用零部件模具,包括一上型腔模和面對所述上型腔模的下型腔模,所述上型腔模和所述下型腔模之間設有模腔和與所述模腔連通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還連通于一注入孔,所述上型腔模和所述下型腔模之間設有四個型腔組,所述型腔組包括四個型腔,所述型腔中設有型芯。所述注入孔位于所述上型腔模。
進一步地,所述上型腔模上設有第一上型腔組、第二上型腔組、第三上型腔組和第四上型腔組,所述第一上型腔組、第二上型腔組、第三上型腔組和第四上型腔組依次排列。所述第一上型腔組由四個支型腔組成,所述第二上型腔組由四個支型腔組成,所述第三上型腔組由四個支型腔組成,所述第四上型腔組由四個支型腔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下型腔模下設有第一下型腔組、第二下型腔組、第三下型腔組和第四下型腔組,所述第一下型腔組、第二下型腔組、第三下型腔組和第四下型腔組依次排列。所述第一下型腔組由四個支型腔組成,所述第二下型腔組由四個支型腔組成,所述第三下型腔組由四個支型腔組成,所述第四下型腔組由四個支型腔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騰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騰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4924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空氣冷卻器冷卻水系統
- 下一篇:連枷胸外夾持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