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車床用短軸類零件背向接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48223.1 | 申請日: | 201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924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春時;李焱;林劍峰;徐吉存;周立國;孔祥志;李曉雷;李兆維;孫進;楊迪;王志鑫;孫旸;喬保中;郭進彪;宋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機床(集團)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15/00 | 分類號: | B23Q15/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杰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鄭賢明 |
| 地址: | 110142 遼寧省沈***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車床 用短軸類 零件 背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主軸自動車床用短軸類零件背向接料裝置,屬金屬切削領域。
背景技術
機床是機械加工領域的重要設備,數控機床的出現是機床行業的重大變革。自動車床作為數控機床的一類,其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為實現全面自動化的生產制造過程,自動車床除了自動向主軸送料的送料機構外,還要配置自動接料裝置。
雙主軸自動車床的加工一般都在背向主軸側完成,所以接料裝置也應設置在背向主軸側。主軸側接料多利用切斷后工件自身的重力落料,而副主軸側則需具備頂料功能。現有頂料機構多利用氣動、液壓等外加動力源實現,成本較高,且難于加工裝配。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易于實現、結構緊湊、可靠性高、成本低的副主軸側接料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自動車床用短軸類零件背向接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主軸內設有頂料機構,頂料機構是將頂桿、壓縮彈簧通過螺桿安裝在套筒內;在套筒外套裝有襯套,套筒與襯套之間設有矩形彈簧及彈簧夾頭,用螺母將襯套固定安裝在主軸內;在主軸箱體的一側安裝有接料盒。
所述的頂料機構的頂桿與壓縮彈簧之間設有調整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在背向主軸接過并夾緊工件的同時,通過頂桿使壓縮彈簧受壓,累積彈性勢能。在完成背向主軸上的加工工序后,彈簧夾頭打開,在壓縮彈簧的作用下,無需外加動力源,工件被頂桿頂出并落入安裝在主軸箱體上的接料盒內。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緊湊,可靠性高,成本低廉、加工裝配難度較小等顯著優點。可以在不增加任何動力裝置的前提下,實現背向主軸側短軸類工件自動收集功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動車床用短軸類零件背向接料裝置正常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自動車床用短軸類零件背向接料裝置在背向主軸裝夾工件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使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自動車床用短軸類零件背向接料裝置,頂桿12、調整墊11、壓縮彈簧10依次安裝在套筒9內,并通過螺桿8軸向固定,構成一個頂料機構。套筒9軸向定位于襯套3臺階面上,使得頂料機構與襯套3相對固定,便于頂出工件。套筒9與襯套3之間設有矩形彈簧5及彈簧夾頭4,用螺母2將襯套3固定安裝在主軸1內;接料盒13安裝在主軸箱體7上,用于收集頂出的工件。可以通過改變壓縮彈簧10的參數,來調整工件彈出速度及落點。并通過修配調整墊11,對工件彈出速度及落點進行微調。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當背向主軸未裝夾工件時,接料裝置處在圖1的狀態。在背向主軸接過并裝夾完成主軸上加工工序的半成品的同時,頂桿12受力向背向主軸內部運動,并通過調整墊11使壓縮彈簧10受壓積累彈性勢能作為頂料的動力。背向主軸完成裝夾后,接料裝置處于圖2中的狀態。在完成背向主軸上的相關加工后,背向主軸彈簧夾頭4在推桿6及其相關機構的作用下松開工件。此時,在壓縮彈簧之前積累的勢能作用下,工件被頂桿12頂出并落入固定在主軸箱體7上的接料盒13中。在無任何額外動力源的情況下,完成工件的自動收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機床(集團)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沈陽機床(集團)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482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