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城市污水處理的一體化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37289.0 | 申請日: | 2011-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391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8 |
| 發明(設計)人: | 孟慶凡;金志宏;郁芬芬;吳浩;朱城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亞泰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專利事務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貞 |
| 地址: | 230088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城市 污水處理 一體化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城市污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城市污水處理工藝主要流程的裝置一般包括格柵、集水井、生化池(包括厭、缺氧或水解酸化池)、二沉池等單元組成。現階段廣泛采用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裝置中生化池、二沉池等大都是單獨設置的,這一流程占地面積大,連接管道長,增加了工程造價和后期的運行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城市污水處理裝置占地面積大、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高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結構的用于城市污水處理的一體化處理裝置。
具體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用于城市污水處理的一體化處理裝置包括圓形的二沉池6,所述二沉池6內設有刮泥機14,二沉池6內壁上部設有出水環槽15,出水環槽15上設有二沉池出水口7,二沉池出水口7連通著出水管8。所述二沉池6的外周分別環繞設有水解酸化池2和好氧池3,水解酸化池2和好氧池3形成圓環狀的池體;
所述水解酸化池2的一端的外側壁處連通設有進水管1,水解酸化池2的另一端與好氧池3的一端之間設有間隙區,所述間隙區內設有第一過水隔墻9,第一過水隔墻9的一端連接著二沉池6的外側壁,與第一過水隔墻9相鄰處的好氧池3上設有進水口;
所述好氧池3內均布設有第二過水隔墻10和第三過水隔墻11,將好氧池3分割為第一區域、第二區域和第三區域;所述第二過水隔墻10的一端連接著好氧池3的外壁內側,所述第三過水隔墻11的一端連接著二沉池6的外側壁,所述好氧池3內設有曝氣裝置16;好氧池3的另一端上部設有出水槽4,出水槽4底部連通著進水管5的進口端,進水管5的出口端位于二沉池6內;出水槽4下方的二沉池6和好氧池3之間設有硝化液回流泵12,硝化液回流泵12的進口位于好氧池3內,出口位于水解酸化池2內。
所述水解酸化池2位于二沉池6外部的四分之一圓周處,好氧池3位于二沉池6外部的四分之三的圓周處,且水解酸化池2的內環池壁、好氧池3的內環池壁與二沉池6的圓周池壁為同一池壁。
所述進水管5的出口端位于二沉池6的中心處上部。
所述二沉池6外周處、水解酸化池2外周處和好氧池3外周處分別設有帶欄桿的走道板,相鄰的形成圓環狀的池體之間設有帶欄桿的走道板。
本實用新型將生化池(厭氧、缺氧或稱水解酸化池、反硝化池、好氧生化反應池)、二沉池組合為一體化,相互共底、共壁,池與池壁間根據需要設置預留洞孔,順流污水靠壓力差從預留洞孔流入另一池內,回流泥水采用增設池壁回流泵直接回流,無須管道連接。最后的好氧生化池出水通過出水槽再由管道進入二沉池,實現泥水分離。本實用新型各池水力條件好,池容大小及性能變換方便靈活,活性污泥法和接觸氧化法變換容易,污水處理能耗小,這樣一來,通過污水處理裝置的優化組合,就節約了大量的占地面積、節省了池與池間的連接管道,降低了工程造價和運行費用,同時因為池與池相連,一橋相通,管理十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平面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上圖中序號:進水管1、水解酸化池2、好氧池3、出水槽4、二沉池進水管5、二沉池6、二沉池出水口7、出水管8、第一過水隔墻9、第二過水隔墻10、第三過水隔墻11、硝化液回流泵12、帶欄桿的走道板13、刮泥機14、出水環槽15、曝氣裝置1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參見圖1和圖2,用于城市污水處理的一體化處理裝置包括圓形的二沉池6,二沉池6內安裝有刮泥機14,二沉池6內壁上部設有出水環槽15,出水環槽15上開設有二沉池出水口7,二沉池出水口7連通著出水管8。二沉池6的外周分別環繞設有水解酸化池2和好氧池3,水解酸化池2和好氧池3形成圓環狀的池體;水解酸化池2位于二沉池6外部的四分之一圓周處,好氧池3位于二沉池6外部的四分之三的圓周處,且水解酸化池2的內環池壁、好氧池3的內環池壁與二沉池6的圓周池壁為同一池壁。
水解酸化池2的一端的外側壁處連通設有進水管1,水解酸化池2的另一端與好氧池3的一端之間設有間隙區,間隙區內建筑有第一過水隔墻9,第一過水隔墻9的一端連接著二沉池6的外側壁,與第一過水隔墻9相鄰處的好氧池3上開設有進水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亞泰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亞泰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3728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