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外鑲掛、外垂吊掛配重鐵裝置系統(tǒng)的船舶或艦艇或潛艇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20233764.7 | 申請日: | 2011-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478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鳳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鳳銀 |
| 主分類號: | B63B39/02 | 分類號: | B63B39/02;B63B43/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呂志英 |
| 地址: | 300221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外鑲掛 垂吊 配重 裝置 系統(tǒng) 船舶 艦艇 潛艇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船舶、艦艇與潛艇,特別是一種帶外鑲掛、外垂吊掛配重鐵裝置系統(tǒng)的船舶或艦艇或潛艇。
背景技術
自有潛艇以來,無論出于軍事或其他原因,不斷追求加大下潛深度,是各潛艇擁有國競相努力的焦點之一,然而,由于現(xiàn)有潛艇艇身結構抗壓強度的限制,和潛艇在更深海區(qū)殼體受海水壓力變形后能否安全上浮,以及在更深海區(qū)失事后的自主救生問題,無疑是現(xiàn)實中限制潛深的關鍵因素。因此,從材料選擇、焊接工藝、結構設計和整艇體內外的布局來提高性能和完善功能的角度,致力于從根本上改進潛艇艇身抗壓結構性能、使?jié)撏Ь邆渖顫摪踩o急上浮功能,以及完善深海安全抗壓自主救生裝備系統(tǒng),提高整體安全性能。
目前世界各國所使用的各種船舶和軍用水面艦艇,在海上突遇12級以上的強臺風浪時,由于缺乏完備高效的抗翻減搖功能,經常造成翻船沉沒的嚴重后果;而各種潛艇在海底失控或遇難時,由于缺乏可靠主動安全上浮的功能,潛艇在深海受壓過大殼體變形吹排水系統(tǒng)失控故障不能安全主動上浮自主救生,直至造成艇毀人亡的慘劇,給各種船舶和潛艇人員心理造成陰影及恐懼。水面艦船與獨木舟和小型舟艇,包括各種艦船配備的小型舟艇在各種水域碼頭停靠,由于獨木舟與小型船艇自身的平衡穩(wěn)定性較差,如在靜止不動載客與載卸貨物時,容易造成船體搖擺角度過大失衡偏墜而自身在設計上就沒有良好的安全控制功能裝置來制衡。經常造成人與物體落海、船體艙內進水和翻船與沉沒的嚴重后果。上述問題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世界各國未能攻破的難關。
各種水面船舶在大海中航行,受波浪與潮流的作用,使整船體會產生六個自由度的運動,嚴重的縱搖運動可導致首部砰擊和前甲板的大量上浪,甲板上露天部分飛濺水等,對船舶,特別是對軍用艦艇的適航性、安全性、作戰(zhàn)時各武器攻擊的準確性、艇員艦上工作與生活的舒適性都有很大的影響,嚴重時有可能造成艦艇失去戰(zhàn)斗力,甚至因搖擺過大而傾覆。對于縱搖運動,到目前還沒有發(fā)現(xiàn)有效的減搖裝置。
多年來,世界各國都在研究船舶和軍用艦艇在海上突遇強臺風浪時,如何避免翻船和安全控制減搖問題,以及潛艇在海底遇難后,如何解決最可靠的主動安全上浮救生問題,至今還未能攻破這些核心技術難關。主要因素之一:長期以來世界各國造船業(yè)規(guī)范限制了傳統(tǒng)的內配重壓艙鐵功能被動單一,很難使船舶和艦艇主動抵抗強臺風浪,而潛艇在深海遇險因內配重壓艙鐵不能拋棄,潛艇殼體受海水強壓而變形吹排水系統(tǒng)失控故障等各種原因而無法主動安全上浮,已經成為船艇領域必須面對的一個最核心重要問題。因素之二:傳統(tǒng)造船業(yè)對各種不同大小的船舶,都有著科學配重內壓艙鐵抗風浪與減搖的標準要求,裝設傳統(tǒng)的配重內壓艙鐵的船艇在航行時有10%以上的能量損耗,而在抗強臺風浪和減搖方面更是遠遠不能滿足現(xiàn)場當時需要,始終是航海領域很被動的巨大缺陷和不安全因素,傳統(tǒng)的配重內壓艙鐵方式在材料上要多耗費約40%-60%,而這兩種方式在抗強臺風浪時的安全和減搖作用效果方面差距約可達到50%-60%。綜上,傳統(tǒng)的內配重壓艙鐵方式的局限性限制了船舶領域抗強臺風浪和減搖性能與安全性能的提高和發(fā)展,特別是對萬噸以下的各種船舶,無法突破世界性所規(guī)定的造船業(yè)傳統(tǒng)的內配重壓艙鐵標準的規(guī)范。
各種船舶、水上飛機在海上航行和潛艇在大海深處航行,其自身安全常常處于被動局面,面臨多種事故危險,世界各種船舶和軍用艦艇及潛艇時有出事,曾發(fā)生多起船舶翻船沉沒、潛艇失控無法主動安全上浮等事故,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自人類從發(fā)明使用潛艇以來的歷次災難,其中有90%的共性原因,就是事故發(fā)生后,艇內人員根本無法主動自救,只有很被動的等待外援,外部援救因時間、救生器材、確定出事地點及通信等方面,以及海下水域和海上天氣條件等因素,根本無法保證失事潛艇內人員的生存。而隨著下潛深度的增加,還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需要突破,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就是潛艇深海遇難的救生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外鑲掛、外垂吊掛配重鐵裝置系統(tǒng)的船舶或艦艇或潛艇,采用一種外置式鑲吊掛配套器設在艦船船體外船舷左右的兩側吃水線下部及船體外底部的中央或左右部位,重量輕、體積小,以利于提高船舶、軍用水面艦艇、航母及各種潛艇能夠主動安全上浮、抗翻,增強抗強風浪的減搖功能及可靠與安全自救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鳳銀,未經趙鳳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3376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