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真空保溫彩鋼板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20228921.5 | 申請日: | 2011-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081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自成;王雅君;褚鳳琴;王雅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自成 |
| 主分類號: | E04F13/075 | 分類號: | E04F13/075;E04B1/80;E04D3/3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24000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 | 國省代碼: | 內(nèi)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真空 保溫 彩鋼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材料領域,具體說是涉及一種真空保溫彩鋼板。
背景技術
在建筑行業(yè)上廣泛使用的彩鋼板都是彩鋼夾芯板,它由上層金屬板、中間保溫材料和下層金屬板構成。它外形美觀,色澤艷麗,整體效果好,它集承重,保溫,防火,防水于一體,且無需二次裝修,安裝快捷方便,施工周期短,綜合效益好,是一種用途廣泛,極具潛力的高效環(huán)保建材。這種建筑材料廣泛用于大型工業(yè)廠房,倉庫,體育館,超市,醫(yī)院,冷庫,活動房,建筑物加層,潔凈車間以及需保溫隔熱防火的場所。它可以用作垂直的墻體,也可以用作房頂屋蓋的保溫瓦。彩鋼夾芯板的中間保溫材料主要有:巖棉、玻璃纖維棉、聚苯乙烯(EPS)、聚氨酯等。這些保溫材料充滿上下兩層金屬板之間,成本高,保溫隔熱性能差。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造成本低、保溫隔熱效果好的真空保溫彩鋼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真空保溫彩鋼板,它包括上層金屬板、中間保溫材料和下層金屬板,其特征在于:上層金屬板和下層金屬板在兩側折彎形成側連接口并密封連接,兩個端部金屬板分別與上層金屬板和下層金屬板的兩端密封連接形成全密封的金屬殼,在其中一個端部金屬板上設置抽真空連接管,全密封的金屬殼抽真空后抽真空連接管密閉。
為了增強它的剛性強度,更為可取的一種技術方案是:所述的上層金屬板呈波浪形或者折疊出若干向上凸起的梯形;所述的下層金屬板是在金屬板平面壓制或焊接若干條加強筋。
所述的中間保溫材料是具有支撐和填充作用的無機保溫材料,如:巖棉、玻璃纖維棉,珍珠巖。
所述的中間保溫材料是有1/3的聚苯乙烯泡沫體或聚氨酯泡沫體。
所述的上層金屬板和下層金屬板兩側的密封連接、上層金屬板和下層金屬板兩端與端部金屬板的密封連接都是由若干拉鉚釘緊固,在相互連接金屬板之間的連接面上設置橡膠墊并涂敷密封膠。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上層金屬板、下層金屬板和兩端部金屬板構成了一個密閉的金屬殼,在金屬殼內(nèi)充填了具有支撐作用的保溫材料,無論是無機保溫材料還是聚苯乙烯泡沫體或聚氨酯泡沫體,金屬殼內(nèi)大部分空間是空氣,本實用新型是將金屬殼內(nèi)抽真空,有效地阻斷了空氣運動的導熱作用,提高了保溫隔熱效果。如果使用聚苯乙烯泡沫體或聚氨酯泡沫體作為中間保溫材料,由于有1/3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真空保溫彩鋼板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真空保溫彩鋼板分解狀態(tài)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層金屬板,2.下層金屬板,3.端部金屬板,4.抽真空連接管,5.拉鉚釘,6.中間保溫材料,7.加強筋,8.凸起的梯形。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真空保溫彩鋼板,它包括上層金屬板1、中間保溫材料6和下層金屬板2,上層金屬板1和下層金屬板2在兩側折彎形成側連接口并密封連接,兩個端部金屬板3分別與上層金屬板1和下層金屬板2的兩端密封連接形成全密封的金屬殼,在其中一個端部金屬板3上設置抽真空連接管4,全密封的金屬殼抽真空后抽真空連接管4密閉。所述的上層金屬板1折疊出五條向上凸起的梯形8;所述的下層金屬板2是在金屬板平面上壓制十二條加強筋7。所述的中間保溫材料6是有的聚苯乙烯泡沫體。所述的上層金屬板1和下層金屬板2兩側的密封連接、上層金屬板1和下層金屬板2兩端與端部金屬板3的密封連接都是由若干拉鉚釘5緊固,在相互連接金屬板之間的連接面上設置橡膠墊并涂敷密封膠。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內(nèi)容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的簡單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zhì)和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自成,未經(jīng)王自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2892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