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隨鉆自洗式劃眼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228726.2 | 申請日: | 2011-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175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趙賢初;李延軍;呂成業;王東坤;孫立全;劉德偉;劉寶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寶生 |
| 主分類號: | E21B7/28 | 分類號: | E21B7/28;E21B17/10 |
| 代理公司: | 大慶市建華專利事務所 23119 | 代理人: | 常瑛 |
| 地址: | 157000 黑龍江省牡***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洗式劃眼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修井工具,具體的是一種隨鉆自洗式劃眼器。
背景技術
井隊鉆井作業時,對已經鉆過的井段,為了防止縮徑和井壁坍塌,需要完鉆后進行通井作業。以往通井作業需要起出鉆具后,再將劃眼器與鉆具連接后重新下井,對井眼進行擴張以及修整。目前,鉆井和劃眼一直需要分開進行,作業時間長,效率低。因此,需要發明一種可以將鉆井和劃眼兩道工序合二為一的劃眼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隨鉆自洗式劃眼器,解決目前鉆井和劃眼需要分開進行,作業時間長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隨鉆自洗式劃眼器包括母接頭、公接頭和連接桿,連接桿和母接頭、公接頭分別固定連接,連接桿外壁周向固定安裝帶有倒角的翼刀,翼刀表面鑲有硬質合金條和硬質合金塊。
翼刀分為三組,在連接桿外壁軸向上依次排列,相鄰兩組翼刀之間的夾角為60°;每組翼刀為三個,在連接桿外壁周向上平均分布,相鄰的翼刀之間的夾角為120°。
翼刀上端為38°倒角,下端為18°倒角。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由于具有母接頭和公接頭,在使用時可直接連接鉆具,隨鉆具一起下井,在鉆井的同時,本實用新型上的翼刀對井壁進行擴張與修整,省去了完鉆通井作業的工序,大大提高了鉆進效率;鉆井時,本工具的分段螺旋式結構有利于鉆井液在鉆具與井眼的環形空間內循環流動,而翼刀具有磨削和切削的作用,因此可以防止鉆具上形成泥包,下鉆受阻;翼刀分為三組,每組三個,翼刀的數量以及翼刀之間角度的設置既可以滿足切削功能的需要,又為鉆井液的循環留出足夠的空間,防止形成泥包;翼刀的上端為38°倒角,下端為18°倒角,上端的倒角大于下端的倒角,使得上提鉆具時不容易遇卡,鉆具能夠順利取出;本實用新型既可正劃眼,還可以倒劃眼,同時兼具有扶正功能,將鉆井和劃眼作業合二為一,提高作業效率。
四、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組翼刀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翼刀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翼刀的側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短起時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1母接頭、2公接頭、3連接桿、4翼刀、5硬質合金條、6硬質合金塊、7鉆具。
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組翼刀的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翼刀的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翼刀的側視圖,結合圖1、圖2、圖3、圖4所示,隨鉆自洗式劃眼器包括母接頭1、公接頭2和連接桿3,連接桿3和母接頭1、公接頭2分別固定連接,母接頭1、公接頭2在使用時用于連接鉆具7。連接桿3外壁周向固定安裝帶有倒角的翼刀4,翼刀4表面鑲有硬質合金條5和硬質合金塊6,翼刀4具有磨削和切削的功能,對井壁進行擴張和修整,消除臺肩,同時由于鉆井液在鉆具7和井眼之間的環形空間循環流動,在翼刀4的作用下,可防止鉆具7上形成泥包,不產生憋壓。硬質合金條5主要起切削作用,而硬質合金塊6可大大增加翼刀4的耐磨性。為了使翼刀4旋轉切削的作用更好,將翼刀4分為三組,在連接桿3外壁軸向上依次排列,相鄰的兩組翼刀4之間的夾角為60°;每組翼刀4為三個,在連接桿3外壁周向上平均分布,相鄰的翼刀4之間的夾角為120°。翼刀4的數量以及翼刀4之間角度的設置既可以滿足切削的需要,同時為鉆井液的循環流動留出足夠的空間,防止形成泥包。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上提更加方便,將翼刀4上端設置38°倒角,下端設置18°倒角,即翼刀4上端的倒角大于下端的倒角,使得在上提鉆具7時,不容易遇卡,讓鉆具7能夠順利取出。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鉆井作業時,將本實用新型的母接頭1、公接頭2分別和鉆具7連接,以1250米井為例,一套鉆具7使用3支劃眼器為宜。將井深分成四段,每段約300米下入1支劃眼器。當正常的鉆進過程中,3支劃眼器依次向下隨鉆具7旋轉,劃眼器上的翼刀4對井壁進行修整,直至鉆到設計井深。
圖6是本實用新型短起時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當鉆至設計井深后,短起約350米,即短起的距離略大于2支劃眼器之間的間隔,由于翼刀4具有磨削和切削的功能,因此,在短起的過程中,3支劃眼器和下部鉆頭依次將上方的井壁進行修整,直至通井。短起操作完畢后,下放鉆具7至井底,循環正常后,起鉆完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寶生,未經劉寶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2872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螺旋加重鉆桿
- 下一篇:一種采用斜板封邊方法的實木復合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