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透鏡PIN探測器組件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222569.4 | 申請日: | 2011-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932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才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市貝萊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2 | 分類號: | G02B6/42 |
| 代理公司: | 福建煉海律師事務所 35215 | 代理人: | 許育輝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湖里***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透鏡 pin 探測器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同軸光接收器件,尤其涉及一種無透鏡PIN探測器組件。?
背景技術
隨著光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具有巨大帶寬和極低損耗的光纖在長途電信、數據網絡領域中的應用使通信取得了長足的進展。PIN探測器作為光接收器件,在光通信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光纖到戶的通信時代,不僅要求客戶端收發器要有可靠的性能,更要求其具有物美價廉的優勢,而其中重要的器件之一,作為光接收器的PIN探測器組件,也要求不斷降低成本。
以往的PIN探測器組件,其結構如附圖1所示,一般包括有帶透鏡112的光電TO-CAN(TO-CAN,即Transistor?Outline?Can,晶體管外形的罐式封裝管)11,金屬管體12、過渡塊13和光纖14。其中光電TO-CAN11的透鏡112和管帽111一般作為一個整體設計,管帽111高度要根據透鏡112焦距設計,加之透鏡112價格比較高,故PIN探測器組件的整體成本難以下降。?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的無透鏡PIN探測器組件。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無透鏡PIN探測器組件,包括無透鏡光電TO-CAN、過渡塊和光纖,其特征在于:所述無透鏡光電TO-CAN包括TO座、焊接于TO座底部的管腳、粘結于TO座上的PD芯片和無透鏡管體;所述TO座為一金屬雙圓柱,所述無透鏡管體為一帶臺階的圓筒,套于TO座的小圓柱上,其底部外圓與TO座大圓柱對齊,通過大電流電阻封焊與TO座密封結合;所述光纖包括陶瓷芯、鋼針和光纖線,所述陶瓷芯穿過過渡塊,插設于無透鏡管體內,其斜端面對準PD芯片收光面;所述無透鏡管體、過渡塊和鋼針通過激光焊接結為一體,銜接焊縫處灌有密封膠,如353ND膠等。
優選的,所述無透鏡管體內徑設有一限定光纖鋼針位置的限位臺階。
進一步的,所述過渡塊內徑與鋼針匹配,內徑頂部設有一便于灌膠的粘膠凹槽;其外徑中部設有兩便于激光穿透焊接的焊接凹槽。
進一步的,所述光纖還包括保護套或者熱縮管;所述無透鏡PIN探測器組件還包括一管套,套設于無透鏡管體上,二者通過粘膠或者激光焊接結合,管套與所述保護套或熱縮管配合銜接。
進一步的,所述光纖還包括一光接口連接頭,該光纖可為單模光纖或多模光纖。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無透鏡光電TO-CAN,省去了透鏡結構,降低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PIN探測器組件結構及其光電TO-CAN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無透鏡PIN探測器組件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無透鏡光電TO-CAN的無透鏡管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無透鏡PIN探測器組件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無透鏡光電TO-CAN的無透鏡管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11光電TO-CAN;111管帽;112透鏡;12金屬管體;13過渡塊;14光纖;21無透鏡光電TO-CAN;211?TO座;212管腳;213?PD芯片;214a無透鏡管體;214b無透鏡管體;215限位臺階;22光纖;221陶瓷芯;222鋼針;223光纖線;224保護套;23過渡塊;231粘膠凹槽;232焊接凹槽;24管套;A激光焊接與粘膠位置;B大電流電阻封焊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市貝萊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市貝萊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2256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