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航模直升飛機轉向盤穩定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221446.9 | 申請日: | 2011-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054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允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允青 |
| 主分類號: | A63H27/20 | 分類號: | A63H27/20 |
| 代理公司: | 汕頭市潮睿專利事務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俞詩永;朱明華 |
| 地址: | 515000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航模 直升飛機 轉向 穩定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航模直升飛機轉向盤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的是一種航模直升飛機轉向盤穩定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航模直升飛機轉向主要是采用伺服馬達控制轉向盤的角度,其中,單旋翼和雙旋翼飛機需要伺服電機控制轉向盤的仰角和傾斜角,通過控制轉向盤的角度,實現飛機旋翼角度的變化而實現飛行軌跡的變化,所述的轉向盤中間的連接孔套設在主軸上并與用于旋翼,轉向盤的尾部設有一尾部,轉向盤的尾部設置在一垂直導向槽中,可上下自由活動。在此種結構中,轉向盤的尾部會隨著伺服電機的傳動而帶動旋翼產生角度變化,轉向盤的尾部在水平方向由于垂直導向槽的限制而不能產生水平運動,而垂直方向卻會由于因為零件間隙等原因而產生虛位晃動或振動,從而造成直升機在控制的時候產生容易出現振動或者晃動等控制不穩的情況。為了克服轉向盤的在控制時候的振動情況,出現了一種在轉向盤主體部的位置下方套設穩定彈簧的結構,但是該種穩定結構對于轉向盤的尾部的晃動或者虛位引起振動的情況無法完全克服。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保證轉向盤穩定的航模直升飛機轉向盤穩定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航模直升飛機轉向盤穩定結構,關鍵在轉向盤的尾部設置有彈性穩定裝置。
所述的彈性穩定裝置為一彈簧,所述的彈簧設置在轉向盤的尾部的下方。
所述的彈簧套設在構成導向槽的兩個柱體外,彈簧的一端與尾部接觸,彈簧的另外一端與機架外殼接觸。
所述的彈性穩定裝置為彈片,所述的彈片為倒“W”字形,所述彈片的倒?“W”字形中間部位與尾部連接,所述彈片的兩端設置連接在機架上。
本實用新型的航模直升飛機轉向盤穩定結構采用轉向盤的尾部連接彈性回位組件,可消除轉向盤在控制的時候產生的零件間隙,使伺服電機在控制轉向盤更穩定和準確,具有使直升機可在空中實現定位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另一角度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剖視另一角度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航模直升飛機轉向盤穩定結構,所述的轉向盤穩定結構為一在轉向盤的尾部連接的彈性穩定裝置3。所述的航模直升飛機包括機架1、動力部分及轉向控制部分,所述的轉向控制部分包括有一轉向盤2,所述的轉向盤2中心設有一中心孔,所述的中心孔套設在主軸上,用于連接控制旋翼10運動,所述的轉向盤前端連接有控制機構,轉向盤后端設置有尾部21,所述的尾部可活動地連接在機架1的導向槽11中,所述的轉向盤的尾部在水平方向由于垂直導向槽的關系而不會產生水平運動,而垂直方向由于因為零件間隙等原因而產生虛位晃動,虛位晃動可由彈性穩定裝置3產成的回彈力而被克服。使直升機在空中的穩定性大大提高,減少了因為控制問題而產生的撞機或者其他事故。
實施例一:所述的彈性穩定裝置3為一彈簧,所述的彈簧設置在轉向盤的尾部的下方,所述的彈簧套設在構成導向槽11的兩個柱體外,彈簧的一端與尾部21接觸,彈簧的另外一端與機架外殼接觸。所述的彈簧可限制尾部21生成的垂直方向虛位晃動,使控制過程更穩定。
另外一實施例:所述的彈性穩定裝置3為彈片,所述的彈片為倒“W”字形(圖中未示出),所述彈片的倒“W”字形中間部位與尾部21連接,所述彈片的兩端設置連接在機架1上。彈片可將伺服電機在控制轉向盤的時候而產生的控制間隙或虛位消除,使尾部21不會生成晃動。從而是直升機的轉向控制過程平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允青,未經陳允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2144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示面板和包括該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
- 下一篇:能與多種軸端適配的工作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