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動挖掘機潤滑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221369.7 | 申請日: | 2011-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316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魯江飛;廖哲瑜;崔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鋼集團衡陽重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F9/20 | 分類號: | E02F9/2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永星專利商標事務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詠;米中業 |
| 地址: | 421002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挖掘機 潤滑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挖掘機的潤滑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使用4-10立方米電鏟的中小型露天礦山仍然很多,這些電鏟絕大多數仍然采用繼電器控制方式,其中潤滑控制系統也一直沿用以前的繼電器控制方式,這種控制方式的時間繼電器更換頻繁,導致維修故障率高,調試繁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故障率小且易于調試的電動挖掘機潤滑控制系統。
本實用新型包括行走潤滑系統和工作潤滑系統,這兩個系統都包括兩個系統都包括信號采集模塊、參數處理模塊、參數設置模塊、信號輸出模塊、狀態顯示模塊、執行模塊,參數處理模塊采用PLC,參數設置模塊采用HMI,信號采集模塊將采集到的潤滑系統狀態信號經PLC處理后一路傳遞到HMI,另一路經信號輸出模塊傳遞到狀態顯示模塊,在HMI輸入的潤滑系統運行參數經PLC處理后傳遞到信號輸出模塊,執行模塊接收信號輸出模塊的信號進行相應的操作。
所述參數處理模塊和參數設置模塊之間加裝了一個總線控制模塊。
本實用新型的優勢在于:
1、用1塊體積僅相當于原來1個繼電器的PLC芯片替代現有的2套共6個負責信號采集和信號輸出的繼電器,將現有的行走潤滑控制箱和工作潤滑控制箱合并為一個潤滑控制箱,節約了成本,同時也減小了安裝空間;
2、潤滑周期的設定由現有的機械方式改為現在的HMI方式,設定更方便,范圍更大,而且周期設定和操作界面之間的切換很方便;
3、安裝總線模塊后,在整個電控系統升級時,潤滑系統與整臺設備進行網絡數據交換時,僅需要在總線模塊和電控中心連接一根通訊電纜就可以設定運行參數和檢測故障,便于司機的控制和潤滑站的維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潤滑箱原理圖。
圖2為現有的潤滑箱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包括行走潤滑系統和工作潤滑系統,兩個系統都包括信號采集模塊1、參數處理模塊2、參數設置模塊3、信號輸出模塊4、狀態顯示模塊5、執行模塊6,參數處理模塊2采用PLC,參數設置模塊3采用HMI,信號采集模塊1將采集到的潤滑系統狀態信號經PLC處理后一路傳遞到HMI,另一路經信號輸出模塊4傳遞到狀態顯示模塊5,在參數設置模塊3輸入的潤滑系統運行參數經PLC處理后傳遞到信號輸出模塊4,執行模塊6接收信號輸出模塊4的信號進行相應的操作。信號采集模塊1由手動按鈕12、壓力計11、轉換開關13組成,手動按鈕12的開閉用來決定是否給潤滑系統手動供油,轉換開關13的轉向用來決定是手動供油還是自動供油,壓力計11可將采集到的系統油壓信號經參數處理模塊2處理后輸入到參數設置模塊3,參數設置模塊3可以直觀顯示測到的油壓值。當這個油壓值達到潤滑系統的要求時,供油系統進入下一個潤滑周期(行走潤滑或者工作潤滑)。操作人員根據電動挖掘機具體工作情況將參數設置模塊3的顯示畫面切換到周期時間設置操作畫面,設置潤滑周期、行走周期和給油周期這三個參數值,再切換到狀態顯示操作畫面,控制潤滑系統的工作狀態和設置參數,這些參數經參數處理模塊2運算處理后被輸入到信號輸出模塊4,信號輸出模塊4控制執行模塊6進行相應的操作,比如在正常工作的的時候,打開氣泵閥61潤滑系統自動給油,壓力值到達設定的值時,氣泵閥61停止工作,系統進入下一個潤滑周期,周期時間到后重新自動給油;接通斷流閥62時,行走潤滑系統啟動,其工作周期如工作潤滑系統,如此反復自動運轉。自動運轉中,是否供油、供油量是否足夠這兩個信息經過參數處理模塊2、信號輸出模塊4傳遞到狀態顯示模塊5,狀態顯示模塊包括一個缺油顯示LED燈51、供油顯示LED燈52,缺油報警警鈴53。當潤滑系統油壓不夠時,缺油顯示LED燈51便會亮,同時缺油報警警鈴53會響,反之則不亮不響;當潤滑系統供油時,供油顯示LED燈52亮,反之則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鋼集團衡陽重機有限公司,未經中鋼集團衡陽重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2136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