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動力電池模塊排列連接組裝結構有效
申請號: | 201120219579.2 | 申請日: | 2011-06-27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346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1 |
發明(設計)人: | 劉曉康;楊問弘;姜昕;劉曉俊;李丹林;馮春;倪錚;朱立賓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公司 |
主分類號: | H01M10/04 | 分類號: | H01M10/04;H01M2/02;H01M2/1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劉志菊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電池 模塊 排列 連接 組裝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動力電池模塊排列連接組裝結構,尤其是用于電動汽車等各個領域的一種圓柱形電池模塊的單體間的排列、連接方式和組裝結構。
背景技術
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中的關鍵部件,其性能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整車性能的好壞。作為電動汽車的主要動力來源,電池模塊的設計需要考慮很多因素,既要保證電池模塊性能滿足整車的要求,同時也要保證電池模塊具有足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現有技術提供的電池模塊,為了達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多通過單體間串聯或并聯構成高電壓、大容量的電池模塊來提高輸出電壓和電流,以滿足電動汽車的動力要求。同時,汽車在移動行駛的情況下,動力電池模塊的各個電池單體、連接部件及各種檢測用傳感器應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和穩定性,確保在運行環境中維持電池模塊的性能穩定。并且,汽車運行的地域、季節等環境有很大變化,對電池模塊殼體的絕緣性、密封性以及單體間連接部件的導通性都有很高要求,還要考慮外部擠壓等外應力及內部膨脹率差異引起的內應力。特別由于部件間的震動摩擦導致的連接部件損壞或者絕緣系統破壞會引起電池模塊的開路甚至短路造成發熱起火,這些安全問題更是電池模塊結構設計的關鍵問題。
目前,隨著電動汽車的迅速發展,動力電池的結構設計不斷更新。動力電池模塊包括多個單體電池的排列組合方式、電連接方式和散熱結構設計等多方面的技術問題。目前電池模塊化的設計既要考慮排列方式利于通風散熱,又緊湊方便連接,并達到電池模塊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目的;同時要考慮電池模塊具有良好的抗震性、穩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和易制造性及低成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動力電池模塊排列連接組裝結構,使該連接方式及結構既利于通風散熱,又緊湊方便,具有高性能及良好的抗震性、穩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和易制造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動力電池模塊排列連接組裝結構包括殼體、置于殼體內的多個電池單體、串并聯電池單體的連接片、正極連接片、負極連接片、定位板,其定位板包括左、右兩個定位板,左、右兩個定位板的內側有與所有排列的電池頭部對應的圓形定位帽,圓形定位帽的中間有電極露出的孔;圓形定位帽每四個彼此相切為一個模組,排列原則是四個圓形定位帽的圓心連線構成正方形,N個模組一字排列為一組,共M組,兩組之間交錯互補排列;左、右兩個定位板的外側對應圓形定位帽的位置有與連接片匹配的限位槽,限位槽與圓形定位帽共在同一個底板上,每組兩排限位槽之間有隔離凸臺,左、右兩個定位板的周邊有與殼體匹配的圍邊;左、右兩個定位板內側相同鏡像對稱;電池單體兩端對應在左右兩個定位板內側的圓形定位帽內被夾緊;電池單體每兩排為一組,一組中有N對電池單體,共M組,組與組交錯互補放置;一組中每對的兩個電池單體極性相同,相鄰對的電池單體極性不同,一個工字型連接片連接相鄰兩對電池單體;一個工字型連接片既將兩排中一對兩個極性相同的電池單體并聯,又將相鄰的極性不同的兩對電池單體串聯;左、右兩個定位板上的限位槽的位置錯開一對電池單體,左、右兩個定位板上的工字型連接片的連接錯開一對電池單體,這樣,左、右兩側的工字型連接片將中間每對電池單體并聯后,又將各對之間串聯;兩端的電池單體通過長形連接片串并聯,通過正負極連接片引出正負極;左、右兩個定位板通過周邊的圍邊與殼體連接。
所述的隔離凸臺上有凸銷,工字型連接片的對應位置有定位孔與凸銷匹配。
所述的工字型連接片的中間部位有與隔離凸臺匹配的弓形彎折。
所述的圓形定位帽的壁厚為1~2mm。
所述的左、右定位板的上部有電壓和溫度采樣線的出線孔。
所述的左定位板的上部一端有正極連接片和負極連接片引出槽。
所述的圓柱形電池為48個,分四排兩組布置,每組12對電池單體。
所述的動力電池組的殼體是鋁合金材料,殼體包括上蓋板、下蓋板、左右側蓋板和兩端端板;兩端端板與上蓋板、下蓋板為整體結構,是階梯直角折板,兩端端板上有通風口。
所述左、右兩個定位板周邊的圍邊上分布有與殼體連接的螺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公司,未經東風汽車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195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