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顯微注射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20213228.0 | 申請日: | 2011-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1165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汝長海;孫立寧;朱玉龍;桑璇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M1/00 | 分類號: | 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李辰 |
| 地址: | 21512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微 注射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顯微注射機構,尤其是涉及一種由壓電陶瓷和形狀記憶合金復合驅動的顯微注射機構。
背景技術
顯微注射器是生物科學領域進行細胞核移植、顯微注射及轉基因注射顯微操作必備的裝置,而顯微注射機構則是顯微注射環節中的關鍵結構。現有細胞注射普遍采用機械傳動式、液壓球鉸式等驅動方式進行顯微注射,操作者為減小微注射針刺膜引起的細胞變形,大多會采用注射針回吸方法在細胞膜上鑿一個通孔,供微注射針進退。該過程操作繁瑣、生產效率低且易損傷細胞。最新細胞注射系統出現了電動微操作手,提高了微注射針初始對針自動化程度,但由于刺膜瞬時速度低和定位精度不高等不足,無法滿足細胞注射實驗要求。
現有技術中的一種微注射裝置,包括微注射器以及微操作持卵器。微注射器包括具有移動控制旋鈕和移動部件的微操作器、與移動部件相聯的持針器、注射針,微注射器的移動部件以及設于持針器之間的一個超聲波換能器晶片。該種微注射裝置可明顯提高顯微注射精確率、操作效率,減少注射針對卵細胞的損傷,但是,此種結構微注射裝置的有效行程非常小,未能解決注射針刺膜速度和定位精度與有效行程之間的矛盾。
因此,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改良結構的顯微注射機構,以克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顯微注射機構,該顯微注射機構具有輸出位移大以及定位精度高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顯微注射機構,包括顯微注射器、與顯微注射器連接的注射器套筒、與注射器套筒連接的封裝式陶瓷組件以及若干輔助固定件,所述封裝式陶瓷組件包括形狀記憶合金以及與形狀記憶合金連接的壓電陶瓷。
優選的,在上述顯微注射機構中,所述形狀記憶合金設有與一個電流輸出端相連接的合金引線輸入端。
優選的,在上述顯微注射機構中,所述壓電陶瓷設有與一個驅動電源線連接的陶瓷引線輸入端。
優選的,在上述顯微注射機構中,所述壓電陶瓷包括柱狀主體部、位于主體部一端且直徑小于主體部的柱狀連接柱以及位于主體部另一端的壓接部。
優選的,在上述顯微注射機構中,所述形狀記憶合金的一端與壓接部連接。
優選的,在上述顯微注射機構中,所述封裝式陶瓷組件還包括柔性鉸鏈,所述柔性鉸鏈的一端與連接柱鉸接。
優選的,在上述顯微注射機構中,所述封裝式陶瓷組件還包括封裝形狀記憶合金、壓電陶瓷以及柔性鉸鏈的封裝外殼,所述形狀記憶合金的另一端與封裝外殼固連,所述柔性鉸鏈的另一端與封裝外殼固連,所述連接柱凸出封裝外殼的外表面。
優選的,在上述顯微注射機構中,還包括陶瓷套筒,所述封裝式陶瓷組件包括驅動端以及固定端,所述注射器套筒設有第一安裝孔,所述驅動端套入第一安裝孔中,所述固定端套入陶瓷套筒中并通過輔助固定件與陶瓷套筒固定在一起。
優選的,在上述顯微注射機構中,所述注射器套筒還設有第二安裝孔,所述顯微注射器套入第二安裝孔中。
優選的,在上述顯微注射機構中,所述顯微注射器包括顯微注射針頭、密封橡膠圈以及注射夾持器,所述注射夾持器套入第二安裝孔中并通過輔助固定件與注射器套筒固定在一起。
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顯微注射機構采用形狀記憶合金與壓電陶瓷復合驅動的結構,所述形狀記憶合金可以實現較大位移的調節,所述壓電陶瓷可以實現較小位移的調節,并且,所述壓電陶瓷具有較高定位精度,所以在保證顯微注射機構具有高定位精度的同時,能夠具有較大的輸出位移。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顯微注射機構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顯微注射機構的另一狀態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顯微注射機構中的壓電陶瓷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顯微注射機構中的封裝式陶瓷組件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2132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發酵的攪拌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生物質垃圾裂解爐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