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植物-底棲動物污水凈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20197284.X | 申請日: | 2011-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0991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04 |
| 發明(設計)人: | 和樹莊;張國盛;李雪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53116 | 代理人: | 姜開俠;姬介南 |
| 地址: | 650091 云南省昆***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植物 動物 污水 凈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環保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凈化效率更高的植物-底棲動物污水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供水緊張局面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城市污水處理負荷日益增加,處理后尾水成為一種可回收利用的資源。在許多城市,污水處理廠尾水已成為公共景觀水體的主要補給水源。除景觀水體外,污水處理廠尾水主要回流到河流湖庫。?
目前,即使污水處理廠的尾水水質達到最嚴格的一級A標準,離自然水體最低一級Ⅴ類水(農業用水及一般景觀用水)標準仍有較大差距。一般情況下,污水處理廠尾水出廠時通常清澈見底,透明度達到1.5米以上。當排入靜止水體,如公園池塘或小水庫后,水體很快變為褐色或黃褐色,水體透明度變差,感官效果差,沉水植物更無法正常生長,無法滿足自然水體透明度高,適宜水草生長的水質要求。?
為改善水體景觀效果,現有技術對污水處理廠尾水的處理方法包括化學法、植物法、物理法三大類。化學法的基本原理是將部分(如10%)水抽出,并投加絮凝劑,使其中的磷降到較低水平,抑制藻類生長,達到改善透明度的效果。缺點是高運行費(0.2-0.3元/m3)成為長期負擔。而且化學法運行過程中會產生污泥,必須專門運送到垃圾填埋場,也增加了公共管理工作負擔。植物法是利用栽種的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及根際微生物吸收水體中的氮、磷及有機質,達到降低水體營養水平,抑制藻類生長,改善水體景觀的效果。植物法凈化效果有限,只能去除20%的污染物,水體透明度也只能達到0.5米。物理法主要作用是避免水體發黑發臭,為魚類保證生存條件,不足之處是對透明度的改善、水質凈化作用不明顯。綜上所述,迫切需要開發一種能夠滿足低成本、高效率雙重技術效果的尾水處理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藝簡便的植物-底棲動物污水凈化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植物種植池和底棲動物池,所述的植物種植池前端高位設置尾水進口,植物種植池后端高位設置出水口并與底棲動物池的高位進水口連接,所述的底棲動物池后端高位設置清水出口;所述的植物種植池、底棲動物池沿水流方向依次降低高度順序連接。?
本實用新型采用沉水植物和底棲動物配合的污水凈化技術,實現了植物凈水裝置與底棲動物凈水裝置的有機結合,結構簡單,工藝流程簡便,運行穩定,實施成本低,處理效果好,而且基本無需花費運行管理費。可用于污水處理廠尾水的凈化處理,出水水質可用作景觀用水或直接排入河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置配置關系主視示意圖。?
圖中:1-前置植物池、2-底棲動物池,3-導流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實用新型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植物種植池1和底棲動物池2,所述的植物種植池1前端高位設置尾水進口,植物種植池1后端高位設置出水口并與底棲動物池2的高位進水口連接,所述的底棲動物池2后端高位設置清水出口;所述的植物種植池1、底棲動物池2沿水流方向依次降低高度順序連接。?
所述的植物種植池1與底棲動物池2沿水流方向依次液面遞減梯級設置。?
所述的植物種植池1的出水口較其進水口低0.3~0.6m;所述的底棲動物池2進水口較植物種植池1液面低0.2-0.4m;所述的底棲動物池出水口2較其進水口液面低0.2-0.4m。?
所述的植物種植池1分為兩級,沿水流方向依次液面遞減梯級設置;所述的植物種植池1的前級出水口較其進水口低0.3-0.6m;所述的植物種植池1的后級出水口較前級進水口液面低0.3-0.6m;所述的底棲動物池2進水口較后級植物種植池1液面低0.2-0.4m;所述的底棲動物池出水口較其進水口液面低0.2-0.4m。?
所述的植物種植池1為長方形結構,長寬比5:1,有效水深1-2m;所述的植物種植池1池底鋪設0.1-0.5m紅土作為人工基質,基質中種植沉水植物。?
所述的底棲動物池2為長方形結構,長寬比2:1,有效水深1-2m。?
所述的底棲動物池2設置增氧裝置。?
本實用新型植物種植池1、底棲動物池2為人工池或天然水池、水塘或水庫。天然水池、塘或庫水體,如果底部厭氧嚴重應先進行清塘,清除厭氧底泥;并將水深控制在1-2米為宜。?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大學,未經云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2019728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連續式烘烤爐
- 下一篇:一種雙循環鏈式燃燒氫熱聯產并分離CO2的裝置





